各界新聞網訊 (記者 滿淑涵)為加強全省養老服務管理人才隊伍建設,進一步提升養老服務質量,助力脫貧攻堅,8月6日至8日,由民政部社會福利中心、省民政廳共同主辦的全國養老服務人才“百縣千人”培訓暨陜西省“提升養老服務質量,助力脫貧攻堅”管理人員業務培訓班分兩期在安康、漢中舉辦。
當下,在全國上下決戰決勝深度貧困的關鍵時刻,民政部結合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扶貧攻堅與養老服務工作的要求,制定了《民政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實施方案》,為落實這一方案,民政部社會福利中心發起了“扶貧聚力 扶智成才”養老服務人才百縣千人培訓計劃,助力貧困地區養老人才素質能力提升,推動貧困地區養老服務行業健康發展。陜西省有64個革命老區縣、56個國家級貧困縣和96個有扶貧任務的縣,其中有11個國家級深度貧困縣,全部分布在漢中、安康、商洛市。通過培訓授之以漁,變輸血為造血,使學員不需要“走出大山”也能學習最新的政策、標準和各地成功經驗,提升貧困地區養老服務行業人員的服務理念、素質和技能,推動貧困地區養老服務行業持續健康發展。
近年來,我省注重農村公共養老服務發展,著力提升農村養老服務保障能力,按照“先行試點、穩步推進、全面實施”的思路,全力打造農村老年人“生活有保障、娛樂有場所、精神有寄托”的幸福家園。以大力發展農村互助幸福院建設為抓手,積極發揮農村互助幸福院在農村養老中的基礎和平臺作用,加強政策創制、加大資金投入、注重運營管理,積極開展農村留守老人關愛服務活動,向農村空巢、留守、失能以及有需要的老年人提供以日間照料、短期托養、餐飲娛樂、精神慰藉、互助養老為主的個性化、多樣化服務,大力弘揚“尊老、敬老、愛老、助老”傳統美德,以農村互助幸福院為載體,日托型“朝至夕歸”養老模式已成為農村居家養老服務的新亮點,促進了農村養老服務業的繁榮,在助力脫貧攻堅中發揮了有效作用。
下一步,省民政廳將繼續推動養老服務向更高質量發展,發揮在脫貧攻堅中的更大作用。織密織牢農村留守老年人關愛服務保障網。加強農村留守老年人信息臺賬動態管理和運用,由村(居)民委員會組織工作人員堅持每季度上門走訪、探望農村留守老年人,積極開展農村留守老年人關愛服務活動;加強農村居家養老服務設施建設。繼續加強農村互助幸福院設施建設、運營管理和補齊短板、提質改造工作,充分發揮在農村養老中的基礎和平臺作用,讓全省近80%以上行政村的老年人能夠享受到農村互助幸福院提供的日間照料、短期托養、配餐、互助養老等生活服務養老服務,要將45.86萬農村留守、空巢、獨居老年人已全部納入服務體系之中,化解農村養老難題,解決農村外出務工人員的后顧之憂,滿足農村老年人特別是貧困地區留守老年人居家養老服務需求;發揮特困供養機構保障作用。確保深度貧困縣(區)至少建有1個縣級供養服務機構,護理型床位達到70%以上,生活不能自理農村特困人員集中供養率不低于50%。鼓勵有條件的農村特困人員供養服務機構在滿足特困人員集中供養需求的前提下,逐步為農村低保、低收入家庭和建檔立卡貧困家庭中的老年人、殘疾人,提供低償或無償的集中托養服務;推動政策創制。推動建立養老機構收住困難家庭失能半失能老年人護理補貼制度,對開展失能半失能老年人托養工作的養老機構進行補貼,實現“托養一個人、解放一群人、致富一家人”的目標。
編輯: 羅亞秀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