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選購豬肉
國家統計局陜西調查總隊近期對生豬生產進行問卷調查表明,大中型養殖戶對后市看好,生豬出欄交易活躍,養殖收益創新高;生豬價格有望穩定。
多數養殖戶“望市興嘆”
豬肉消費在居民的“菜籃子”中舉足輕重。豬市出現兩個“逆勢”,一是“春節大市”豬價低走,養殖戶由惜售到拋售;二是炎熱夏季豬價飛漲,補欄趕不上行情。3月至4月,各地生豬價格較2月連續以兩位數漲幅上漲,出現強勢提升;5月漲幅雖有所減緩,但仍然保持漲勢;6月后,各地生豬價格紛紛突破16元/公斤,7月達到20元/公斤,至8月,多數地區已上升至22-28元/公斤,較春節前價格幾乎翻番,與往年春節后至盛夏期生豬市場處于消費淡季的通常表現形成強烈反差。
持續不斷的上漲行情極大地提振了養殖戶生產積極性,部分養殖戶由觀望轉為加大生產投入,希望能夠趕上這一波好行情。但是,生豬生產具有周期性,由豬仔到生長至120公斤肥豬約7個月左右的時間,在經過3月至5月第一波漲價行情的提前出欄后,養殖戶生豬存欄已明顯減少,6月至8月的豬價快速攀升讓多數養殖戶只能“望市興嘆”。
大中型養殖戶對后市看好
本次共調查生豬養殖戶189戶,其中大型89戶,占47.1%;中型55戶,占29.1%;小型45戶,占23.8%。調查顯示,截至6月底,189戶養殖戶生豬存欄63.2萬頭,較上年同期增長5%,較今年3月底增長1%。大型養殖戶是市場供應的主要保障,中型養殖戶是市場的晴雨表,大中型養殖戶存欄同步提升,且與上年同期相比呈現較快增長,扭轉了長達一年半以來的生產低迷徘徊態勢,表明生豬養殖已經進入新一輪生產。
截至6月底,189戶養殖戶能繁母豬較上年同期增長6.9%,較今年3月底增長6.8%;能繁母豬占生豬存欄的總量達到14.3%,較往年明顯提升。能繁母豬儲備大幅增加,表明大中型養殖戶對后市看好,對未來較長一段時期的市場有充足信心,有保持長期生產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問卷調查顯示,小型養殖戶與大中型戶積極發展生產的表現明顯不同,無論是存欄還是添槽補欄,小型戶均呈現較大幅度下降,生產積極性明顯不足。由此可見,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小型戶退出生產的速度加快,生豬產業結構調整取得積極成效。
但是,由于生豬價格自3月以來持續上漲,養殖戶也同時加快出欄速度,3月底以來恢復增長的生豬存欄在三季度已出現遞減趨勢,市場供需偏緊現象已經顯現。
預計雙節后生豬價格有所回落
3月后,因市場供應不足豬肉消費市場價格陡升,養殖戶為彌補前期虧損,將現有生豬提前出欄,市場交易再現活躍。統計數據顯示,二季度,全省生豬出欄141.1萬頭,較上年同期增長9.8%,較往年同期增長5%左右。
三季度,天氣燥熱疫病增加,加之前期利好的市場行情帶動出欄加快,生產趕不上供需,多地出現存、出欄雙雙下降,生豬市場進一步趨熱,價格上漲速度加快。從養殖收益看,6月出欄一頭生豬約盈利200元左右,8月出欄一頭生豬約盈利800元以上,自繁自養生豬每頭盈利超過千元,多地達到1200元,養殖收益創歷史新高。
今年6月底,陜西生豬存欄838.1萬頭,與近兩年同期基本相當,屬近五年同期高點。在經歷了前期出欄加快、補欄成本加大后,預計三季度全省生豬存、出欄均有所下降。從省內供需平衡點來看,陜西生豬生產供給屬“自給自足”型,800萬頭存欄是省內供需平衡點。預計三季度末,全省生豬存欄接近800萬頭,多數大中型養殖場保持穩定生產,四季度生豬供應穩定增加,供給趨緊現象將逐步緩解。
從價格看,目前市場豬肉零售價格較春節前每公斤上漲6元左右,高企的價格將對消費產生一定的抑制,預計高位價格在“中秋”“國慶”雙節后有所回落,生豬價格也將趨于穩定甚至穩中有降。伴隨市場供需的平衡以及生豬價格的穩定,加之大中型養殖戶理性生產,“豬周期”影響的可能性將十分有限。
以補貼降低養殖戶成本
陜西調查總隊建議,各級政府部門應加強對生豬生產的引導和指導,通過及時向養殖戶傳達政策、市場變化信息,減少生產者損失,增加養殖戶收益,保證市場供需平衡。同時,從控制生產成本上升和產品價格上漲兩方面入手,同步控制價格上漲。
以政府補貼降低養殖戶生產成本,保護生產者發展生產積極性;平抑市場物價,降低因生產成本提升推動生豬價格上漲;在安全防疫、貼息貸款等與生豬生產關系密切的生產服務領域,擴大對養殖戶的優惠力度,使養殖戶保持一個穩定發展生產的常態,從而保證市場供需平衡。
編輯: 孫璐瑩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