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延安9月18日電(張偉)9月17日,“新中國從這里走來”網絡主題活動北線采訪之行媒體見面會在延安學習書院舉行,標志著北線采訪的正式啟動。延安市委副書記吳鐵出席活動并向采訪團介紹了延安發展新變化,通過精彩的圖片展示了延安發展新面貌。
據吳鐵介紹,延安市全市貧困人口由2014年底的7.62萬戶,20.52萬人下降5526戶,10034人,貧困發生率13.2%下降到0.66%,全市實現整體“摘帽”。經過多年的努力延安退耕還林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延安的山川大地實現了由黃到綠的歷史性轉變,延安植被覆蓋度由2000年的46%提高到2017年的81.3%,提高了35.3%。延安城區空氣“優、良”天數從2001年的238天增加到2017年的313天。
新中國成立70年來,延安人民繼承發揚延安精神,埋頭苦干,奮發圖強,使山川大地逐漸實現由黃到綠的歷史性轉變,經濟社會發展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2018年,延安市生產總值1558.9億元,是1949年的4585倍;財政總收入425.9億元,是1952年的9950倍;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85年的519元增加到2018年的32226元,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78年的53元增加到10786元。
近年來,延安大力發展以油煤為主的特色工業、以蘋果為主的特色農業和以文化旅游為龍頭的現代服務業,生產總值年均增長11.2%。目前,蘋果種植面積居全國地級市之首,產量占全省的三分之一、全國每九個蘋果中就有一個延安蘋果,蘋果收入占到農民收入的60%以上。2018年,延安游客數量及旅游綜合收入分別為6344萬人次和411億元。
在轉型發展中,延安堅持做好“無中生有”“有中生新”兩篇文章,富縣煤油氣資源綜合利用等277個重大轉型項目建成投產,聚烯烴、苯乙烯等化工產品從無到有;556家新一代信息技術、智能制造等新經濟企業落戶延安。非公經濟逐步發展壯大,規模達到456.8億元,增加值占GDP比重達到29.3%。
隨后,媒體團一行將采訪延安市大數據協調服務調度平臺、延安新區智慧政務服務和人居環境、寶塔區智慧社區、安塞區文化產業和子長經濟轉型的相關情況,通過親身體驗了解延安轉型發展的新變化,感受紅色延安的創新發展之路。
人民網延安9月18日電(張偉)9月17日,“新中國從這里走來”網絡主題活動北線采訪之行媒體見面會在延安學習書院舉行,標志著北線采訪的正式啟動。延安市委副書記吳鐵出席活動并向采訪團介紹了延安發展新變化,通過精彩的圖片展示了延安發展新面貌。
據吳鐵介紹,延安市全市貧困人口由2014年底的7.62萬戶,20.52萬人下降5526戶,10034人,貧困發生率13.2%下降到0.66%,全市實現整體“摘帽”。經過多年的努力延安退耕還林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延安的山川大地實現了由黃到綠的歷史性轉變,延安植被覆蓋度由2000年的46%提高到2017年的81.3%,提高了35.3%。延安城區空氣“優、良”天數從2001年的238天增加到2017年的313天。
新中國成立70年來,延安人民繼承發揚延安精神,埋頭苦干,奮發圖強,使山川大地逐漸實現由黃到綠的歷史性轉變,經濟社會發展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2018年,延安市生產總值1558.9億元,是1949年的4585倍;財政總收入425.9億元,是1952年的9950倍;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85年的519元增加到2018年的32226元,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78年的53元增加到10786元。
近年來,延安大力發展以油煤為主的特色工業、以蘋果為主的特色農業和以文化旅游為龍頭的現代服務業,生產總值年均增長11.2%。目前,蘋果種植面積居全國地級市之首,產量占全省的三分之一、全國每九個蘋果中就有一個延安蘋果,蘋果收入占到農民收入的60%以上。2018年,延安游客數量及旅游綜合收入分別為6344萬人次和411億元。
在轉型發展中,延安堅持做好“無中生有”“有中生新”兩篇文章,富縣煤油氣資源綜合利用等277個重大轉型項目建成投產,聚烯烴、苯乙烯等化工產品從無到有;556家新一代信息技術、智能制造等新經濟企業落戶延安。非公經濟逐步發展壯大,規模達到456.8億元,增加值占GDP比重達到29.3%。
隨后,媒體團一行將采訪延安市大數據協調服務調度平臺、延安新區智慧政務服務和人居環境、寶塔區智慧社區、安塞區文化產業和子長經濟轉型的相關情況,通過親身體驗了解延安轉型發展的新變化,感受紅色延安的創新發展之路。
編輯: 孫璐瑩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