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10月16日從國家稅務總局陜西省稅務局獲悉:截至8月底,全省累計新增減免稅費345.66億元。其中,新增減稅292.9億元,新增社保費降費52.76億元。制造業企業是減稅降費的最大受益者。今年大規模減稅降費政策密集落地,為陜西制造業發展帶來了源源不斷的“稅助力”,不僅推動了企業轉型升級,而且助力企業加快創新和發展。
日前,在安徽省合肥市舉行的2019世界制造業大會上,陜西鼓風機(集團)有限公司憑借高爐鼓風機煤氣余熱余壓透平發電同軸系的高爐能量回收裝置,榮獲2019世界制造業大會綠色節能類創新產品金獎。此前,該項技術產品已先后榮獲國際能效合作伙伴關系組織(IPEEC)國際“雙十佳”最佳節能技術項目,并出口印度、越南、馬來西亞等國家和地區,成為中國企業“一帶一路”綠色制造技術的一張名片。成績的取得,得益于企業的開拓進取、銳意創新,也離不開國家減稅降費政策的加油鼓勁。該企業黨委書記、董事長,西安陜鼓動力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李宏安表示,今年4月至12月,企業預計可節約增值稅及附加稅5535萬元,基本養老保險繳費可減少約2000萬元。減稅降費新政真正把國家稅收政策與企業戰略轉型需求緊密結合,最終轉化為企業和地方發展的實際效益和競爭能力。
與陜鼓集團一樣,伴隨著減稅降費紅利加速釋放,我省大量制造業企業創新研發有了強勁的資金支持,制造業向更高質量發展。
寶雞石油機械有限責任公司,主要設計制造常規陸地鉆機、極地鉆機和海洋成套鉆機等設備,2019年預計增值稅減免750萬元,城建稅減免52.50萬元,教育費附加減免37.50萬元。企業職工社會養老保險費預計可減負1206萬元。據悉,今年1月至8月,企業已減免稅費800余萬元,在一定程度上破解了技術更新的資金困局。
咸陽蘭博機械有限責任公司雖是一家小微制造業企業,但卻是國內專業生產“精密導軌副”的龍頭企業,主要服務于電子自動化、工業機器人等行業。該企業生產的導軌副一直處于國內領先水平,產品主要銷往“長三角”“珠三角”地區,并出口韓國、英國、香港等國家和地區。越來越普惠的稅收優惠政策大大降低了企業經營成本。今年前兩個季度該企業因享受小型微利企業稅收優惠政策減免企業所得稅26.9萬元左右。今年4月1日起增值稅稅率由16%降為13%后,企業銷項稅額減少51.5萬元。“稅收優惠大幅度減輕了制造業企業的資金周轉壓力,這將有效助力我們加大新品研發、科技創新和工藝改進的投入,提升產品性能,做出一流導軌。”該公司負責人說。
據悉,為了更好地推進減稅降費政策落實落地,陜西稅務部門在減稅降費方面深耕細作,成立了實施減稅降費工作領導小組,構建起“一辦八組”集中辦公的運轉體制;利用傳統媒體和新媒體廣泛宣傳,對制造業企業重點納稅人開展分層分級、點對點精準輔導培訓;常態化開展走訪活動,結合企業實際情況量身定制稅收政策大禮包,幫助企業用足用好用活各項稅收優惠政策,助力制造業企業發展和企業國際競爭力提升。(記者 王向華 通訊員 陳顯信)
編輯: 孫璐瑩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