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日,西安市政府關于市十六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五次會議對陜西自貿試驗區西安區域建設情況審議意見的硏究處理情況報告,提交市十六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七次會議審議。
報告顯示,今年以來,陜西自貿試驗區西安區域加大政務服務改革力度,完成企業注銷便利化平臺建設,無稅務異常信息情況下企業無需提供清稅證明即可辦理注銷登記。自貿試驗區率先推進“15分鐘政務服務圈”建設,將“24小時自助信包箱”服務點擴充至1354個,實現了從“全港通辦”到“全城通港”的跨越。企業通過數據共享、網上預審等方式,足不出樓即可辦理政務審批,目前可受理60%的高頻政務事項。升級人臉識別“微警認證”系統,新增稅務登記、公積金、工商登記等事項,辦理事項增至37項。
在深化互聯互通合作方面,持續創新中歐班列運營模式,新開通“襄西歐”“徐西歐”“蚌西歐”國際貨運班列,目前全國已有29個省市的貨源在西安港集散分撥,中歐班列西安集結中心加速形成。7月,首趟中國制造的沃爾沃整車專列抵達比利時,西安港整車進口口岸實現進出口貿易“雙向往來”。今年1-7月中歐班列“長安號”已累計開行1073列,為去年同期的1.6倍,運送貨物總重92.22萬噸,為去年同期的1.3倍。同時深化國際產能合作,陜汽集團已為“一帶一路”中資項目提供車輛超過1.7萬輛。為愛菊集團量身定制信貸專項扶持計劃,降低融資成本。助力推進“兩國三園”運作模式,加快建立哈薩克斯坦農產品原料基地、阿拉山口加工貿易集散中心和西安銷售終端三地互為支撐、協同發展的中哈農業跨國合作體系,形成種植、收購、加工、物流、銷售一條龍的全產業鏈。 (拓玲)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