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国产精品亚洲综合在线观看,色综合久久中文字幕综合网小说,久久精品国产2020观看福利

陜西民政:兜底保障“兜”出幸福明天

2019-11-05 15:06:42  來源:海外網   


[摘要]在第6個國家扶貧日前后,陜西省民政廳組織了“聚焦脫貧攻堅 兜牢基本民生——陜西民政脫貧攻堅兜底保障暨福彩公益金資助項目媒體行”活動。...

  在第6個國家扶貧日前后,陜西省民政廳組織了“聚焦脫貧攻堅 兜牢基本民生——陜西民政脫貧攻堅兜底保障暨福彩公益金資助項目媒體行”活動。20余家中央和省市主流新聞媒體、行業媒體,赴漢中、安康、商洛民政脫貧攻堅兜底保障第一線采風,走訪9個縣區,20個民政脫貧攻堅兜底保障及福彩公益金資助項目,親身感受了脫貧攻堅兜底保障工作中的成功經驗、先進典型和感人事跡。

  敬老院里溫暖如家,農村老人快樂生活

  隨著社會老齡化日益嚴重,養老問題越來越多地受到社會普遍關注,成了壓在很多人心頭一塊放不下的心病。

  按照行程,媒體團先后參觀了漢中市勉縣、西鄉縣、安康市寧陜縣、漢濱區的中心敬老院等。

  走進敬老院,媒體團被眼前的一切所感染,老人們或敲鑼打鼓,扭著秧歌,或三三兩兩一小堆打麻將、玩撲克牌的,或閑散坐在院子曬太陽的,或在閱覽室里看書的,有條不紊,如走進老人家庭的感覺一樣,祥和安寧,臉上洋溢著滿足與幸福。敬老院根據老人身體狀況搭配居住,兩到三人一室。對無生活能力的人,安排專人伺候。房間物品擺放整潔有序,還配有電視,陽臺上擺放花草,處處展現人性化的關懷和居家的溫暖。

  特別是勉縣敬老院定期征求入住老人的意見建議,根據老人身體狀況和飲食愛好,合理調配三餐,每周更換食譜,保證老人飲食合理、營養均衡。定期檢查各班組查房查餐日志、衣物清洗記錄、消毒記錄、晨檢記錄、食品留樣記錄等,確保洗換到位、消毒到位,已經完全從保證老人的基本生活保障到品質服務的理念轉化。

  敬老院在很大程度上還是保障沒有生活能力、或無人贍養的孤寡老、智障老人為主,所以醫護設施很完備,配備專職醫務人員及醫療救護車,定期為老人體檢,建立了老年人健康檔案,定期開放圖書閱覽室、文化補習學校、心理咨詢室、康復訓練室等,組織老人讀書看報、看圖識字、談心談話、康復訓練,確保老人身心健康。

  對于有能力的老人可以提供力所能及的工作,讓他們通過勞動獲得零花錢,實現老有所為,特別是勉縣敬老院,院內開辦有小超市,就是院內所養的老人提出的,院方積極協調房間,媒體團發現老人的經營范圍很廣,貨物齊全,特別是價格很便宜,很實惠,基本承載院內近千人的簡單購物。養老院擁有自己的生產基地,有標準化養豬場、魚塘,老人生活80%的蔬菜和肉食達到自給自足。院方鼓勵老人參加生產勞動,每月發給勞動報酬。對于相處和諧、自愿成家的老人,院方出面協調,使其結為夫妻、共同生活,目前勉縣敬老院共有11對夫妻。

  近年來,養老院、敬老院陸續開啟“互聯網+大數據”智慧養老模式。隨著智慧消防、紅外線報警、高清監控、手機云平臺投入使用,逐步使管理和護理更加高效化。現在老人坐在床上只需按一下呼叫器,護理人員一會兒就出現在眼前。職工查房只需拿著手機輕輕一掃,就能完成兩小時一次的查房記錄。管理人員坐在辦公室里打開電腦或手機,就能掌握所有房間巡查情況和院里每一個區域老人的動態,做到了及時高效處理老人的突發情況。

  為“花朵”遮風擋雨,讓“小苗”茁壯成長

  兒童是祖國的未來,是待放的花朵。然而,孤殘兒童、棄嬰會有什么樣的生活?在他們身上又有哪些鮮為人知的故事?

  走進漢中市社會福利院,他們秉承的“一切為了孩子,為了孩子的一切”感動了媒體團的每一個人,特別是在孤殘兒童、棄嬰收養上,他們積極探索集中養育、類家庭養育及家庭寄養相結合的三種養育模式。特別是類家庭養育值得點贊,就是把五六個孩子劃分一個“家庭”,由一個“媽媽”看護,讓孩子處處感受大家庭的溫暖與親情。福利院在照顧好每個孩子生活起居的同時,還進行一些基礎知識學習,基本技能練習。他們在智障兒童康復治療上做了大量研究性工作,2010年福利院被民政部授牌為“腦癱康復訓練示范基地”,2013年新建“藍天計劃”孤殘兒童康復發展綜合樓,在滿足院內兒童康復訓練基礎上,輻射陜南區域兒童福利機構和社會貧困家庭特需兒童。對殘障青少年開展“明天計劃”長效機制,開展醫療救治和康復矯治。注重培養適宜的職業技能,實現自立,塑造個人價值。2017年福利院被民政部確定為全國第二批民政行業標準化示范單位。

  留守兒童也是一大社會現象,媒體團在漢中、安康、商洛等三市,也感受到了陜西民政在關注留守兒童方面,用心用力,漢中獅子營村的兒童活動室、西鄉縣峽口社區未成年人關愛保護工作站、安康市石泉縣池河小學留守兒童成長中心、池河集鎮社區兒童之家等,有設幼小兒童游樂室、室內游戲室、圖書閱覽室、舞蹈室、作業輔導室、親。堅持周六、周日開放,寒暑假每天開展活動。通過知識講座、游戲、親子活動、作業輔導、情感陪護、親情交流、戶外體驗、心理干預等活動。關愛未成年人的成長,讓留守兒童快樂成長,感受大家的溫暖、構筑童年的別樣幸福。

  特別是漢中獅子營村村委婦女干部帶頭,對留守兒童定時上門關懷,協助由爺爺奶奶帶孩子的家庭,通愛心超市的計分兌換,幫助留守兒童獲得基本生活用品,天冷了,讓孩子及時穿上溫暖的棉衣,想父母了,能讓孩子和遠在他鄉的父母說說話,解決的不僅是一個家庭的困難,溫暖的是孩子積極向上的胸懷。

  社區黨組織給力,村民生活夠品位

  在移民搬遷、撤村并組,加快新型社區建設中,陜西省漢中市楊河鎮高土壩建成高標準的社區,社區在建設之初,就充分考慮“后移民搬遷時代”生活就業和貧困戶穩定增收問題。所有建房選址均靠近食品加工園區和建材工業園區,方便搬遷群眾就業。安置點1公里范圍內既有幼兒園、小學和初級中學。水、電、路、訊等配套基礎設施完善,生活污水處理系統在安置區實現全覆蓋。

  社區黨總支以黨組織標準化建設為引領,緊緊圍繞脫貧攻堅和社區經濟社會發展大局,強化政治功能和服務功能,助推社區快速發展和規范管理,先后榮獲“陜西省美麗鄉村示范點”“陜西省示范社區”和“省級村級黨組織標準化建設示范村”等40多項榮譽稱號。

  楊河鎮高土壩依托“縣—鎮—社區”三級聯動民情直通車信息平臺,將社區劃分為6個網格,大量采集各類有效信息,建立“大數據庫”,在重點路段安裝高清攝像頭17個,推行免費便民wifi進社區。網格管理員每天入格巡查、收集民情民意,實現社區管理在“網”上精細化,公共服務在“格”中協同化。社區立足區位優勢,積極培育“一村一品”特色產業。目前社區南有建材工業園區,北有食品加工園區、花卉苗木基地,西有楊河茗園,東有大棚蔬菜園區,從事第二、三產業居民達從業人員總數的65%以上,人均純收入14586元。

  社區黨總支抓黨建促脫貧,創新“支部+社區工廠+貧困(搬遷)戶”園區經濟發展模式,采取一條龍保姆式服務,從企業征地、廠房建設、辦理執照、開設賬號、招聘工人,整個過程由社區工作人員全面代勞,所有前期準備工作,均由社區代辦。企業僅需投入設備即可生產運營。高效的辦事效率和服務模式,吸引3家企業入園,總投資6820萬元,年產值將達1.5億元,成立“貧困勞動力轉移就業示范基地”,為貧困戶、搬遷戶提供優質就業崗位500多個。

  漢中市留旗營社區為破解農村老人“老年孤獨、關愛缺失、老無所樂”等一系列社會問題,在全縣率先成立老年協會,建成日間照料中心,幫助近千名老人實現“老有所為、老有所樂、老有所養”。

  為滿足山區及貧困片區老人日常活動、休閑健身、餐飲娛樂需求,老年協會2015年以來,向上爭取日間照料中心建設、社會養老服務體系等福利彩票公益金項目資金,同時社區又自籌資金,分片區設立老年活動室,形成以依托社區日間照料中心,縱向到邊、橫向到底的老年服務體系。老年人在照料中心讀書、看報、聊天、打牌下棋、健身,吃飯有餐廳,累了可以休息,身體不適可以到衛生室看醫生,心理不愉快、有困難可以找管理辦公室尋求幫扶,真正達到老年人“六有”生活標準指數。

  一個籬笆三個樁,你幫我幫大家幫

  2012年,陜西省福利彩票發行中心開始幫扶洛南縣劉澗村。依托八一村區位優勢,緊緊圍繞“十三五”期間“兩不愁、三保障”脫貧攻堅基本要求,研究制定扶貧方案,找路子、構機制,抓重點、解難點、把握著力點,實施項目扶貧、精準扶貧,并抽調兩名工作人員長期駐村開展扶貧工作。

  重點發展產業項目扶貧,探索“兩變”幫扶路子,將扶貧資金轉變為貧困戶股金,將貧困戶轉變為產業合作社股東,提高了貧困戶收入。重點發展烤煙、有機肥加工、紅仁核桃產業、連翹種植,采取入股分紅模式,提升扶貧產業造血能力,帶動貧困戶脫貧致富。

  中心結合“兩學一做”學習教育,開展“三個一”幫扶活動。中心黨支部幫扶一個貧困村;每個黨員幫助一個貧困戶;每名員工聯系一個困難投注站。每年組織黨員進村入戶走訪慰問,調查了解并掌握貧困戶基本情況。按照“一戶一策”原則,形成針對性強、切實可行的脫貧方案。

  “只要有信心,黃土變黃金”,中心先后為原劉澗村新建村委會辦公場所、村內道路硬化、安裝路燈等基礎設施建設。投資種植良種核桃,入股惠農煙葉合作社,發展紅仁核桃產業種植,入股連翹中藥材種植,入股有機肥加工,投資福彩文化休閑廣場,投資山村醫務室建設,為貧困戶增加收入和增添脫貧信心的同時,也為劉澗村集體經濟發展打好基礎。

  羅窯村是一個山區貧困村,陜西省民政廳自2012年開始對其結對幫扶。食用菌現代化產業園成為陜西省民政重點扶持村集體經濟產業項目,有栽培基地和生產加工基地兩個園區,現有栽培大棚120余個,冷庫1座,烘干爐1座。該地核桃年產量居全國第一,是全國“十大金牌核桃縣”。羅窯村核桃主要是群眾種植,經過陜西省民政廳多年支持核桃科學種植管理,目前全村種植核桃1500余畝。

  自主脫貧退卡,彰顯男兒本色

  “我現在已經不是貧苦戶了,在合作社的9戶貧苦戶,今年已經有8戶也脫貧了。”這是民政脫貧攻堅及福彩資助金項目媒體團走進陜西省安康市旬陽金寨村,村民郭文龍見到媒體團們說的第一句話。雖感覺他站在那里身體也不協調,因為體內風濕致殘,兩條腿明顯長度不一。但郭文龍眼睛里透著堅定和果敢。

  聽村領導介紹,郭文龍上過高中,在農村也算是有文化的人,但就是因病沒能繼續完成學業,也因病拖累了家庭導致的貧困,但他一直沒有放棄努力,他的病稍有好轉,就想著怎么能幫助家里解決困境,最后他瞄準了在家養豬貼補生活。2014年他做了骨股頭手術,禍不單行,他的父親也患食管癌病,使得這個本來就不寬裕的家日子愈發難過。

  鑒于他家的特殊情況,2016年村上主動幫助郭文龍辦了低保,到2017年他父親去世后,他覺得不能被動等靠要,所以主動申請退了低保。他一邊養豬,一邊種藥材,同時引進了五黑雞的養殖,2018年又在村鎮領導班子的幫助下辦起來農村合作社,搞起紅薯深加工,一年收入十幾萬,也帶動合作社里貧困戶快速脫貧,現在他已經是他們村2組的組長,也是村委會班子成員。說起脫貧路,他說是國家的脫貧兜底保障讓他們有了自信,有了希望,也有了脫貧動力。

  扶貧不單是幫錢幫物,金寨鎮扶貧先扶志的做法值得提倡。各村推選由鄉賢組成的道德評議委員會,鄉賢、群眾代表等在評議會上說道理、明是非、辯善惡,會議表決產生先進和后進典型。通過道德評議鄰里之間糾紛很快解決,也制止很多風俗陋習,比如紅白喜事不再大操大辦,少了攀比奢侈,遏制了失信不孝和自私纏鬧,敦化了鄉風民俗,激發了內生動力。

  對評出的后進,他們落實幫扶人員,促其轉化。吉元兵曾是金寨鎮的“名人”,由于家境貧困妻子離家出走,母親患慢性病,兒子在上大學,女兒常年在外務工。因為負擔重、壓力大,他經常酒后打罵母親。2015年,在寨河社區道德評議會上,吉元兵被評為脫貧攻堅后進典型。寨河社區成立由鎮上聯村領導、社區干部、駐村干警和鎮農技干部組成的幫扶轉化小組,引導他學習烤煙技術和養殖技術,協助解決資金難題。通過一年多幫扶,他們徹底扭轉了吉元兵偏執思想和懶惰習氣。在2017年7月18日社區開展的道德評議會上,吉元兵被評議為知錯能改、知恥后勇的正面典型,榮登社區善行義舉榜。

  搭起扶貧平臺,演繹美好生活

  日前,媒體團見證了在洛南縣羅窯村組織的洛南合力團“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合力團現場開展了消費扶貧、愛心捐贈,以及健康扶貧義診、種植技術培訓和就業扶貧信息宣展。這項活動也是國家扶貧日期間民政部門“凝聚幫扶合力 聚焦精準脫貧”社會組織助推兜底脫貧的具體舉措。

  在陜西省社會組織管理局牽頭倡議之下,目前146 家省級社會組織自愿報名組建 12 個扶貧合力團,集中力量幫扶 11 個深度貧困縣及省民政廳牽頭包聯的洛南縣。每個合力團確定 1 家團長單位、副團長單位,圍繞深度貧困地區持續開展扶貧工作。

  合力團幫扶行動開展以來,通過座談、調研等形式,加強聯絡協調,整合各方資源,為合力團開展工作創造良好條件。先后爭取百年人壽陜西分公司為合力團在開展扶貧工作期間提供團體意外保險;聯合陜西眾益社會組織服務中心在騰訊公益平臺上線了“合力行動 扶貧攻堅”聯合募捐項目,在 9·9 公益日期間眾籌社會愛心資源,助力脫貧攻堅;其中,秦商總會帶領紫陽合力團開展對接幫扶,根據紫陽資源特點提出發展民宿服務業、以技術培訓帶動勞動力在美容行業就業、購買 10 萬斤香菇等具體幫扶項目;鎮安合力團成員陜西客家聯誼會對接西安紫薇田園都市社區建立便民生活驛站,試點銷售鎮安農特產品;丹鳳合力團向丹鳳縣愛心超市捐贈上萬件全新的衣物;商南合力團明確每個社會組織包聯 2 個貧困村的幫扶思路,成員單位陜西省慈善聯合會擬捐贈 40 萬元醫療器械、陜西省園林商會愿進一步開發蓮花臺旅游資源、陜西省秦山源土雞養殖協會與多家養殖專業戶就土雞養殖和當地農業資源開發扶貧達成項目合作意向。

  扶貧濟困在路上,攻堅克難進行時。所有的這一切都在陜西省民政廳《2019年全省脫貧攻堅兜底保障行動方案》中有體現,陜西民政人用踏石留痕的態度,聚焦脫貧攻堅,聚焦特殊群體,聚焦群眾關切,織密織牢民生兜底保障“六張網”。

  心中有夢想,腳下有力量。從留守老年人到留守、困境兒童,從低保工作到臨時救助,從特困供養到殘疾人事業,從基層政權到動員社會組織慈善力量等等,一件件看得見、摸得著、體會得到的民政工作,讓媒體團在探訪中感受到貧困老百姓的幸福感、獲得感和安全感。(文/圖 周曉榮 席彥兵 魏彥烈)

編輯: 陳晶

相關熱詞: 陜西民政 脫貧攻堅 福彩公益
分享到: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

本網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等,版權均屬各界新聞網所有,任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或其他方式復制發表,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各界新聞網 版權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號:陜ICP備13008241號-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彩票| 合肥市| 卓尼县| 双桥区| 肇庆市| 崇阳县| 鲁甸县| 琼结县| 凌海市| 彩票| 射洪县| 本溪市| 陆河县| 教育| 长乐市| 喜德县| 特克斯县| 来安县| 迁西县| 大安市| 连城县| 保德县| 凉山| 嘉义市| 蓬莱市| 南昌县| 清苑县| 水城县| 休宁县| 丰原市| 和静县| 通州区| 姜堰市| 宁明县| 互助| 乡宁县| 读书| 温州市| 朝阳市| 崇义县| 金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