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9日,陜西省統計局傳來消息,《西安汽車產業鏈發展情況調研報告》已經出爐,截至2018年末,西安汽車產業共有法人單位6713家,其中汽車研發設計32家、整車及汽車零部件制造285家、汽車銷售3380家、汽車服務3016家。汽車全產業鏈格局初步形成。
汽車產業規模突破千億
2018年,西安市汽車工業企業共285家,從業人員7.77萬人,總資產1015.17億元。規模以上汽車工業企業58家,其中整車制造企業3家,改裝車企業4家,汽車用發動機制造企業2家,汽車車身、掛車制造3家,零配件企業46家。規模以下企業227家,其中汽車改裝7家,零配件及配件企業200家。
2017年規模以上汽車工業年產值和年營業收入雙雙突破1000億元。2018年西安市汽車工業營業收入達到1325.52億元,其中,規模以上汽車工業達到1309.49億元,占全部工業的98.8%。在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汽車工業總產值1369.1億元,占西安市規上工業23.9%,營業收入1309.49億元,占24.1%,總資產973.64億元,占14.1%,年末從業人員7.37萬人,占18.8%,汽車工業對西安市工業發展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中小型企業居多
西安市汽車產業企業主要集中在高陵、西咸、經開和高新區,企業數占西安市汽車產業企業的比重達72.6%。經開區和高新區以陜汽、比亞迪兩大整車企業為核心,大力發展汽車產業,引進和培育了一批汽車零部件生產企業,同時也輻射帶動周邊區域高陵和西咸汽車配套企業的發展,產業聚集的雛形初步顯現。
在汽車制造業中,企業規模差異較大,“二八法則”特征明顯。規模以上企業占20.4%,創造經濟規模達到98.8%,尤其是3家百億企業規模達到82.5%。規模以下企業數占79.6%,年營業收入僅16.03億元,占比不足2%,其中年營業收入1000萬元以下的企業達189家,占全部企業的66.7%。
非公企業多而小。非公企業已經成為汽車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汽車制造業企業中,非公企業數占比93.7%,但其規模不大,營業收入僅占25.5%。
建設北部汽車產業城
截至2017年底,全國已有29個省(市)具備整車產能,其中江蘇、重慶、湖北、山東等地汽車產能超過400萬輛,位于全國汽車產業第一方陣。廣東、吉林、上海等15個省(市)產能超過100萬輛,陜西產能位居18位。
對西安而言,是汽車產業的后起之秀,統計部門認為,必須高起點定位,高端化發展,發揮區位優勢和產業基礎優勢,打好新一輪全國汽車產業布局競爭的“下半場”。因此建議,發揮經開區涇渭商用汽車、乘用車、新能源汽車和零部件制造產業優勢,建設北部汽車產業城;發揮高新區乘用車和新能源汽車產業優勢,建設汽車產業基地。加強面向國內外知名品牌汽車制造商和汽車研發機構的招商力度。記者 張維
編輯: 孫璐瑩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