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30日,西安高新區召開新聞通報會,進一步展現高新區在繞城內城中村清零、治水工作成效暨黑臭水體整治、城鄉一體化“十個一”工程進展以及開通“村村通”公交客運線路等民生領域取得的階段性成效,展示高新鐵軍在各項工作中所表現出的精神風貌。高新區統一征地辦公室、交通和住房建設局、環境保護局以及農業農村和水務局負責人分別就相關工作進行通報。
記者從通報會上了解到,高新區繞城以內城中村“清零”工作共涉及11個村,包括魚化寨村、周宋村、東晁村、雙旗寨村、小煙莊村、紅廟村和陳林村7個城中村的整村拆除,賀家寨村、新豐村、老煙莊村及西晁村4個城中村的尾留戶清障拔釘,拆遷總戶數3629戶、12427人,拆遷面積589.8萬平方米。其中,魚化寨村等7個整村拆除城中村共涉及3610戶、12363人,村民房屋及臨建廠房等588萬平方米,累計拆除房屋3572戶、583萬平方米,房屋拆除率99.1%,計劃建設安置房14040套、128.1萬平方米,投入拆遷補償資金46.4億元;西晁村等4個清障拔釘城中村涉及尾留戶19戶,已拆除15戶,房屋拆除率79%,“清零”工作全面完成。
2018年高新區托管雁塔區、長安區、鄠邑區、周至部分區域,總面積達到1079平方公里,托管區域內公共交通資源缺乏。為保障群眾公共交通出行需求,讓托管區域內群眾享受高新區發展帶來的經濟政策紅利, 2019年12月19日,高新區“村村通公交”首批線路試運行,共涉及11條線路,運營里程223公里,運營后行政村500米站點覆蓋率85%。“村村通公交”的開通標志著高新區農村公共事業發展邁上新的臺階,同時加快推進四好農村路建設,也是為打贏脫貧攻堅戰,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和服務農業農村現代化提供了堅定的保障。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今年以來,按照“治、保、引、用、管”的總體思路,圍繞“滅五、減四、增三”的治水總目標,高新區科學謀劃,合力攻堅,全面打響碧水保衛戰,因地制宜整治水環境,深入推進農村黑臭水體整治工程,通過截污減排治污水、“一河一策”保清水、河湖連通引活水、河長湖長管住水的方式,全面提升區內河湖水質,扎實推動水生態環境不斷向好。2019年,灃河、潏河、氵皂河、太平河等高新區主要河流出區斷面水質均達到Ⅳ類,全區剿滅Ⅴ類和劣Ⅴ類水。與2018年同期相比,區內主要河流化學需氧量、氨氮和總磷平均濃度分別下降20.2%、42.3%和34.9%,河流水質有了明顯改善,達到近三年最佳。
加快推動城鄉融合一體化發展,高新區以規劃、道路、公交、教育、醫療、購物、文化、街區、環境和黨建等與民生密切相關的十個方面的建設為抓手,深入實施城鄉一體“十個一”工程,三年計劃建設710個項目,總投資178億元。2019年已完成城鄉一體化“十個一”工程474個項目,在建148個項目,完成投資137.11億元。為提高托管區域內基礎設施和民生保障,補齊“三農”工作短板,助力脫貧攻堅,聚力打造城鄉一體融合發展樣板區,加快建好大西安都市圈首善區匯聚新動能。
2020年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超越之年”,高新區將繼續圍繞“大干123,建好首善區”的戰略目標,聚焦“五城一體一根本”發展路徑,補足城市建設短板,提升區域環境品質,積極推進水環境綜合治理,推動城鄉融合一體化發展,全力建設世界一流科技園區的先行區和大西安都市圈的首善區。 (張楚翌 徐果 薛振宇)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