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相關統計數據近期陸續公布,我省航空、班列等領域指標亮點紛呈,顯示陜西“三個經濟”迅猛發展態勢。1月14日,從省發改委傳出消息,我省“三個經濟”發展成效凸顯,2018年,西安咸陽國際機場客貨運排名雙進位,國際航空樞紐建設再加速,高鐵為陜西“圈粉”數千萬。
機場全年貨郵吞吐量首次突破30萬噸
2018年,西安咸陽國際機場年旅客吞吐量超過4460萬人次,全年旅客吞吐量超過上海虹橋機場,排名由第8位升至第7位。其中,國際(地區)旅客量超過260萬人次,增幅32%,增速位居全國十大機場首位。機場全年貨郵吞吐量首次突破30萬噸,同比增長20%,增幅位居全國十大機場首位,超越天津機場,排名全國第13位。
64條國際航線連通全球29個國家
2018年,西安開通了直飛英國倫敦、西班牙馬德里、美國洛杉磯等航線,目前國際(地區)航線達到64條,連通全球29個國家,53個樞紐和著名旅游城市。西安直飛歐洲的航線僅次于北上廣等一線城市,位居中西部第1位。全省開通、加密全貨運航線17條,其中國際航線6條,連接阿姆斯特丹、芝加哥、首爾、河內等國際航空樞紐節點,初步搭建起了面向“一帶一路”的國際航空物流網絡。去年,國家批復空港臨空經濟示范區、賦予西咸機場行使第五航權,明確“進一步加大對西安航空物流發展的支持力度”。
“長安號”重載率和滿載率全國第一
“長安號”突破發展取佳績,2018年,中歐班列(長安號)迎來爆發式增長,全年共開行班列1235列,是2017年的近6倍;運送貨物120.2萬噸,是2017年的近5倍,重載率和滿載率均達到99%,均居全國第一。
2018年前11個月,陜西省進出口總值3215.5億元,同比增長31.3%。
高鐵為陜西“圈粉”數千萬
2018年,西銀高鐵穩步推進,西延高鐵啟動建設,西安新筑鐵路綜合物流中心加快建設。陜西鐵路旅客發送人數、貨物發送量增幅分別居全國第一、二位,以高鐵、動車為主力的快速運輸旅客增幅全國第一。智慧服務、安全正點的高鐵為陜西“圈粉”數千萬,陜西省全年接待境內外游客6.3億人次,旅游總收入5994.66億元。
持續推動“三個經濟”發展
省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持續推動“三個經濟”發展,一是做強做大門戶。發揮第五航權功能,完善國際客貨運網絡,同步高標準規劃建設國家臨空經濟示范區,完善產業鏈條,促進臨空經濟聚集發展。二是提升樞紐功能。按照“五通”要求和國家物流樞紐規劃,推動“一帶一路”交通商貿物流中心建設,并加強陸空港聯動、構建多式聯運體系。三是促進要素流動。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利用好絲博會、歐亞經濟論壇、楊凌農高會等重大展會活動和自貿區、保稅區、出口加工區等外向型經濟基地搭建國際化合作新平臺,為新時代陜西經濟發展提供有力保障。(記者 張維)
編輯: 孫璐瑩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