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3日下午,在鄠邑區一酒店內,經理辦公桌上放著一摞現金,共17萬,將發給正在排隊的農民工們。
酒店財務人員對著工資結算單,一邊核對,一邊數錢,農民工一邊簽字按手印,一邊接過工資。有的農民工接到錢后,獨自在旁邊又仔細數了一遍,才小心地裝進兜里。
獨自撫養女兒
老父親還等錢治病
2018年,該酒店重新裝修,裝修工程承包給了來自江蘇的李粉庚。
29歲的余柏青來自山西忻州,2018年7月,他經朋友介紹,與13個老鄉一起來到該酒店,給李粉庚干活。“我是木工,13個老鄉有木工,也有干別的工種,我的工資已經結了,但13個老鄉的工資還沒給,一共8萬多。”余柏青說,快過年了,老鄉們都回家了,他留在這里,就是為了幫老鄉們討薪,“我把大家帶出來,就要負責。”
35歲的田磊磊來自湖北天門,第一次來西安打工,這也是第一單活。“我從去年8月干到12月,一共31800元工資,李粉庚給了12900元,還差18900元。”田磊磊說,他是農村人,一個人獨自撫養女兒,女兒12歲,上面還有老父老母,一家人的生活就指著他一個人,“今年,我爸得了動脈瘤,住院了,出院后一直用藥,全家人都在等著我的工資。”田磊磊邊說邊流起了眼淚。
據農民工反映,2018年9月開始,李粉庚就開始拖欠工資,大家多次討要,李粉庚都以各種理由推脫。
盯了3個月
包工頭還是跑了
2018年10月,木工的活全部完成了,但余柏青和另外一些工人沒有走,仍然住在工棚里。余柏青說:“李粉庚也住在工棚里,吃飯也是在灶上和我們一起吃,我就吃飯盯著他,睡覺盯著他,上衛生間也盯著他。他出去買材料,我就坐在車上跟著他,他走哪我跟哪。”
一有機會,余柏青就來到李粉庚的宿舍,問:“啥時能發工資?”“快過年了,工資能發嗎?”李粉庚的回答:“快了快了,再等等。”“還有一些尾活要干。”“我正在與酒店要錢”……
天冷后,工棚太冷,酒店安排大家住在一間套房里,李粉庚住里間,余柏青住外間,“方便盯住他。”余柏青說。
李粉庚后來給工人們承諾:“大家放心,等活全部結束,我一次性結給大家。”
但一直等到1月12日,還不見動靜。1月13日,工人們將此事反映給鄠邑區勞動保障監察大隊。勞動保障監察大隊介入處理,1月17日,李粉庚向該酒店要到20萬工程款,用于支付農民工工資。讓余柏青想不到的是,盯了3個月的人,就在這一天跑了。“我想著下午就發工資呢,人不可能走,就放松了警惕,沒想到他委托了一個人來,自己跑了,失聯了。”這一天,發放了一部分農民工的工資。
編輯: 孫璐瑩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