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陜西省西安市鄠邑區政協圍繞“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建設,持續提升城市綜合能級”,組織委員就城區建設規劃、市政交通設施、市政管網設施等情況開展調研。
“新一輪國土空間規劃中鄠邑區新增城鎮規模8.74平方公里,擁有了更大的城鎮化建設空間,建設規劃應當著眼長遠,盡可能精細。”調研中,區政協農業和農村委員會主任崔選琴指出,“城市建設與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都是為了讓人民群眾生活得更美好、更幸福。建議合理安排生產、生活、生態空間,在后續的城鎮化建設項目中,要把體育場、體育館、科技館、群眾健身活動中心等占地空間較大的涉及民生、公共服務的項目,提前置放在城市發展的大框架里,更好地保障民生需求。”
隨著城區骨架拉大,市政道路品質等基礎設施提升顯得尤為重要。肖涵委員提出,城鎮化建設所需資金缺口較大,要積極爭取中央、省級城鎮化建設項目,想方設法籌措建設資金,有效緩解資金壓力。
區域內存在的一些交通難題如何破解?王霏委員建議,通過提高城區新建道路標準來提升通行能力;對群眾關注的瓶頸路和交通堵點,成立攻堅專班,形成多部門工作合力,盡快實現暢通;建設停車位公共信息平臺,引導就近停車,提升城市智慧化管理水平。
由于鄠邑區全域人口城鎮化率仍有待提高,沙小建委員呼吁,要推動工業園、科創城產業發展,通過引進大型企業、高校,增強大型產業鏈配套等措施大力吸引產業人口,為人口城鎮化率蓄積人才和動力。
委員們還強調,城鎮化建設和提升城市綜合能級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幾代人、幾十年的不懈努力。在當前條件下,要本著規劃先行、著眼長遠、補齊短板、提升品質的思路,本著橫下一條心、一定要發展的定力,本著三年一小變、五年一大變的愿景,扎實有效推進各項舉措。
接下來,區縣將成為承接回流務工人口和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的重要陣地,高水平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高質量實施城市更新行動提升城市綜合能級,也顯得愈發重要。參加調研的區政協副主席張慎重希望委員們持續關注、深入調研,以提案、社情民意信息等方式,圍繞城鎮化水平提升、現代化都市圈培育、實施城市更新、建設百姓安居樂業的新家園不斷提供政協智慧和政協方案,讓人民群眾在新型城鎮化建設中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張楚翌 通訊員 西安市鄠邑區政協 杜娟)
編輯: 孫璐瑩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