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西安實行行政效能革命以來,不少社區居民感受到,辦事比以前更快了。這不,西安市蓮湖區北院門街辦橋梓口社區居民就切身體會了什么是“最多跑一次”。
29歲的李梅與愛人在西安工作多年,目前租住在橋梓口社區,3月5日下午,她來到社區居委會計生窗口。“您好,這是我的資料,身份證、結婚證等復印件。”李梅說。
很快,計生窗口的工作人員遞給她一個單子,說:“你把這個拿好,這是去醫院體檢的憑證,什么時候去您可以根據自己的時間安排。”
李梅開心地拿著體檢憑證走出社區,“今年我們計劃要個寶寶,想做一個孕前體檢,正想著找哪家醫院去檢查,就看到社區計生群里說可以去社區醫院免費體檢。”李梅說,群里告知了要帶的資料和辦理流程,“我一看挺簡單的,還是免費,可以節省一筆錢,所以今天就來辦了。我回去與愛人商量一下,最近找個時間去體檢。”
一年前,社區孕前體檢的業務并非這樣。“當時的流程是,居民把資料拿到社區,社區登記后上報街辦,街辦再上報區上,最后統一約定體檢時間。”橋梓口社區主任賀西紅說,這樣一圈下來,需要很長時間,很多夫妻等不及,就去別的地方體檢了。為了讓這樣的惠民政策真正落實下去,提升行政效能,現在社區“隨時來隨時辦,最多跑一次”。
此外,社區的工作手段也在與時俱進。“以前一般是社區在各個院子貼通知,居民看到通知后不一定能領會清楚意思,帶了資料來,但常常帶不齊,又要返工。”賀西紅說,現在,社區的每一個窗口都建立了居民微信群,比如低保、醫保、獨生子女、計生、老齡等,窗口負責人直接與居民聯系溝通,提前溝通到位,一般跑一次就能解決。 華商報記者 任婷
編輯: 孫璐瑩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