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全省將排查61個自然保護區 省公安廳設立24小時舉報電話
保護野生動植物 共建大美秦嶺
開欄語
秦嶺,是中國南北氣候的分界線和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素有“國家中央公園”之稱;是全球生物多樣性最為豐富的地區之一,分布著大量大熊貓、朱鹮等珍稀瀕危野生動物,素有“動物王國”的美譽。 近日,為了切實保護秦嶺地區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環境安全,陜西決定以涉秦嶺6市為重點,在全省范圍內開展打擊整治破壞秦嶺野生動植物資源違法犯罪專項行動,堅決遏制非法獵殺秦嶺野生動物的違法犯罪行為。華商報即日起開設專欄《保護野生動植物共建大美秦嶺》,倡導綠色文明發展理念,共建人與野生動植物和諧共處的美好家園。
3月15日,華商報記者從陜西省生態環境廳獲悉,為貫徹落實全省打擊整治破壞秦嶺野生動物資源違法犯罪專項行動動員部署電視電話會議精神,省生態環境廳將會同省級有關部門聯合開展青山保衛戰暨“綠盾2019”自然保護區監督檢查專項行動,并將做好野生動植物資源保護工作納入專項行動重點工作進行安排部署。
按照專項行動安排,全省各級生態環境、自然資源和林業等部門將全面排查全省61個自然保護區存在的突出環境問題,落實管理責任,堅決關停、取締在自然保護區內的采礦、采石、采砂、開墾等違法項目。逐步全部拆除自然保護區內油井井場等地面設施,加快自然保護區內礦業權、小水電站退出,嚴格取締保護區核心區緩沖區內旅游設施。嚴厲打擊涉野生動物違法犯罪行為,保護生物多樣性。有序開展自然保護區內生態治理恢復,逐步建立起長效監管機制。 華商報記者 任婷
專項打擊
省公安廳設立24小時舉報電話
按照省委省政府統一部署,省公安廳扎實推進打擊整治破壞秦嶺野生動物資源違法犯罪專項行動。
在此次專項行動中,省公安廳專門成立由副省長、公安廳廳長胡明朗任組長的專項打擊工作領導小組,明確提出要用最嚴格制度最嚴密法治,嚴厲打擊非法獵捕、殺害等破壞野生動物資源的犯罪行為。
在此次專項行動中,公安機關打擊重點瞄準破壞野生動物資源的違法犯罪行為,主要包括非法獵捕、殺害、收購、運輸、銷售珍貴、瀕危野生動物,非法捕撈、殺害國家重點保護的瀕危水生野生動物,非法采伐、毀壞珍貴樹木或者國家重點保護的其他植物,以及利用互聯網非法買賣珍貴瀕危野生動物及其制品等違法犯罪行為。專項行動將把野生動物遷徙洄游通道、棲息地、繁殖地等區域,尤其是秦嶺北麓、南麓六市及其他野生動物資源豐富、問題突出區域作為打擊區域的重中之重。
行動中,全省各級公安機關將在重點地區、重點部位加強摸排力度,深入摸排線索。公安機關還將建立舉報獎勵制度,廣泛發動群眾積極參與。全省公安機關嚴厲打擊破壞野生動物資源專項行動24小時舉報電話:029-86165954。 華商報記者 苗巧穎
去年我省共偵辦破壞生態環境類刑案839起
昨日,省委宣傳部舉辦陜西省政法系統助力“三大攻堅戰”新聞發布會,自掃黑除惡專項斗爭開展以來截至今年2月底,全省共偵辦涉黑犯罪組織44個,打掉涉惡犯罪集團185個、涉惡犯罪團伙432個,刑拘9099人。
省委政法委副書記、秘書長黃超介紹,去年以來,全省法院系統審結一審環境資源案件1959件,同比上升28.80%;全省檢察機關深入開展破壞環境資源犯罪專項立案監督,監督偵查機關立案97人,批捕非法采礦、盜伐濫伐林木等破壞環境資源嫌疑人237人,起訴710人;全省公安機關嚴厲打擊破壞生態環境違法犯罪活動,組織開展大氣污染聯合攻堅、打擊“兩江兩河”流域非法采砂、打擊秦嶺區域破壞生態環境犯罪等6個專項行動。2018年,共偵辦破壞生態環境類刑事案件839起,抓獲犯罪嫌疑人1043人。(記者 郭魂強)
知道一下
野生動物不是用來吃的
捕殺食用野生動物既破壞生物多樣性也破壞生態系統平衡
保護秦嶺野生動物資源,是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加強秦嶺生態環境保護、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重要舉措。獵殺野生動物是違法犯罪行為,更會破環野生動物資源。
陜西省動物研究所所長金學林表示,《野生動物保護法》從法律層面上對野生動物保護,禁止捕殺。捕殺食用野生動物也會對生物多樣性造成損害,大量食用某一種野生動物有可能造成一個物種的滅絕。金學林說,人為了一時口快,卻帶來了物種滅絕,破壞了生物多樣性,帶來的危害會是一系列的連鎖反應。
另外,食用野生的動物風險性很高。野生動物沒有經過檢驗檢疫,其攜帶的未知病菌,人食用后可能引發疾病,或者暴發疫情。
食用野生動物也在破壞生態系統平衡。“如果山林中沒有老虎和狼,偶蹄動物就會大肆繁殖。”西北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副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齊曉光表示,生態系統平衡意義深遠,作為一個系統每一環都絲絲相扣,人去食用野生動物就會破壞整體性。
陜西野生動植物保護協會會長趙德懷表示,秦嶺的野生動物資源很豐富,野生動物保護工作前景美好,任務也很艱巨。
趙德懷表示,應在全社會形成一種動物保護人人有責、從拒食野生動物做起的風尚,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人類與動物是共生的。他們協會一直在致力于動植物保護,今年3月舉行了2019年陜西省暨西安市“世界野生動植物日”宣傳活動,4月中旬,還將繼續舉行“愛鳥周”宣傳活動,號召社會各界參與到愛護保護野生動植物的行列。 華商報記者 李婧
相關評論
全力全面徹底地打贏這場秦嶺生態保護戰
楊鵬
每年兩會,習近平總書記參加團組審議討論時,都會強調生態文明建設。今年也不例外,3月5日在參加內蒙古代表團審議時就強調,保持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戰略定力,探索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的高質量發展新路子。解決好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環境問題,既是改善環境民生的迫切需要,也是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當務之急。
習近平總書記的這段講話高頻次出現于近期的媒體間,引起了強烈反響。生態文明建設,正以前所未有的高度和力度在中國這片廣袤的土地上加速推進。
近日,為了切實保護秦嶺地區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環境安全,陜西決定以涉秦嶺6市為重點,在全省范圍內開展打擊整治破壞秦嶺野生動植物資源違法犯罪專項行動,堅決遏制非法獵殺秦嶺野生動物的違法犯罪行為。
秦嶺,是中國南北氣候的分界線和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素有“國家中央公園”之稱。保護好秦嶺生態環境,其生態意義乃至政治意義不言而喻。坦率地說,秦嶺近些年的確存在亂搭亂建、亂砍濫伐、亂采亂挖、亂排亂放、亂捕亂獵等“五亂”問題,好在自從去年開啟秦嶺北麓違建別墅整治以來,秦嶺生態保護翻開了新的篇章。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要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在今天,生態文明建設領域史無前例的深刻變革正鏗鏘前行,關鍵還在于行動,在于用力落到實處!
需要強調的是,秦嶺違建別墅整治,不是秦嶺生態保護的終點,我們亦有必要一鼓作氣,乘勢而上。也就是說,凡是破壞秦嶺生態環境的任何一個問題,一概不能放過,通過動員各方力量,加強群防群治、群策群力,以擴大戰果,不斷提升秦嶺生態環境保護水平。
生態文明建設關系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和現代化建設。要全力全面徹底地打贏這場秦嶺生態保護戰,也要看到,在整體經濟從高速增長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前行中難免要邁過很多的坎,當下經濟轉型提升,很容易產生某種松勁情緒,在這個時候,“探索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的高質量發展新路子”,這無異于為未來的發展指明了方向,定下了調子。我們要以此為遵循,牢固樹立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的理念,更加自覺地推動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
編輯: 陳晶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