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5日上午,盛大的己亥年清明公祭軒轅黃帝典禮在陜西延安市黃帝陵舉行,無數海內外華夏兒女齊聚于此,在清明節這一天尋根祭祖,延安再一次吸引了世界目光。延安,孕育了建立新中國豐功偉業的革命精神,是新中國的革命圣地;延安,更是引領中國人民走向民族復興的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來源。為什么延安會成為國家獨立和民族復興的精神圣地?這與締結華夏五千年璀璨文明和聯系世界華人的精神紐帶——黃帝陵就坐落在這片神奇土地是密不可分的。
延安,是中華民族的血脈原點,從這里出發,毛主席和無數革命先輩在這片熱土上運籌帷幄、決勝千里,艱苦鏖戰十三載,用智慧和血汗培育出了延安精神,并最終帶領全國人民創造了新中國,實現了民族獨立。自此,延安精神便成為中華民族的文化基因。
2015年2月,習近平總書記來陜西視察時指出:“黃帝陵是中華文明的精神標識。”“對歷史文化,要注重發掘和利用,溯到源、找到根、尋到魂,找準歷史和現實的結合點,深入挖掘歷史文化中的價值觀念、道德規范、治國智慧。”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為今后的延安在如何更好發掘黃帝陵祭祀文化的現代價值提供了明確方向,更為延安這座精神寶庫煥發新時代活力、為民族復興貢獻更大力量破題點綱。
每一年,春風化雨之時,草木繁茂之期,世界矚目的祭祀盛典都會在清明節這一天在延安黃陵如期舉行,無數華夏兒女翹首以盼,這已經成為延安在新時代蓬勃發展的核心文化動力。追溯上古,延安是華夏文明的源頭,這片沃土見證了中華民族的孕育過程。回首當代,延安是新中國建立畫卷上鮮紅的一抹重彩。與華夏文明緊密締結,與民族發展同頻共振,黃帝陵祭祖聚集世界目光,已經成為延安在新時代發展的一張厚重而靚麗的文化名片。(肖太陽)
編輯: 孫璐瑩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