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9日,西安市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2020年首場新聞發布會,西安市交通運輸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尤驍,西安市交通運輸局黨組成員、總工程師楊黨校出席并介紹西安市城鄉交通運輸發展情況。
西安與23個直轄市及省會城市高鐵通達
2019年西安咸陽國際機場客運量超過4720萬人次,共開通19條國際客運航線,國際航線累計達到88條,通達全球36個國家、74個主要樞紐和經濟旅游城市;貨郵吞吐量突破38萬噸,增速位列全國十大樞紐機場首位,已初步形成“絲路貫通、歐美直達、五洲相連”的國際航線網絡格局。
鐵路大通道建設上,西安實現了與23個直轄市及省會城市的高鐵通達。西安北站、阿房宮站建成運營,西安站改擴建工程啟動,西安東站、新西安南站加快推進。全省首條城際鐵路(西安北至機場)建成通車,“輻射+環”狀城際鐵路網正在形成。
基本形成“二環十二輻射”高速公路網格局
高速公路建設方面,高速公路通車里程達692.6公里,已基本形成“二環十二輻射”“米”字形高速公路網格局。持續推進國省干線升級改造,先后擴能改造國道108、國道310等干線公路240公里,全市所有重點街鎮實現干線公路連通,平原區干線公路全部達到二級及以上公路標準。省道101木岔至灞源公路、國道310西安過境公路正式開放通車。
城市公共交通服務能力上,截至2019年底,西安公交車達10170輛,公交線路353條,日均客運量382萬人次,公共交通機動化出行分擔率達61.69%,較好地實現了地面交通與軌道交通“無縫接駁”,市民出行更加便捷。已建成4條地鐵線路,運營里程126.7公里,年客運量達74625萬人次。出租汽車共計14509輛,日均客運量80萬人,年客運量2.92億人次。全市現有班線客運企業50家、一級客運站7個,班線客運車輛2387輛,客運量達1.56億人次/年;汽車行業年維修能力約700萬輛,年產值約27億元。
全國十大綠色出行城市西安位居第一
大力發展智慧交通方面,2019年,西安完成“一個大平臺、六大應用系統”建設,建成西安市綜合交通信息服務平臺,搭建了絲路交通云和交通大數據中心,實現了全市交通運輸信息資源的匯聚和整合。新建巡游出租車和網約車服務監管、交通運輸行業鐵腕治霾監控、公路超限運輸檢測站電子抓拍、維修駕培行業綜合監管、交通運輸行業從業人員培訓考核、道路運輸IC卡信用信息服務等六大應用系統。
全市公交、出租均為新能源和清潔能源車輛,公共自行車69000輛,日均使用量19萬人次,服務區域約500平方公里,綠色出行成為新風尚,全國十大綠色出行城市西安位居第一。開展高模量再生材料路面、透水路面、自融雪路面及泡沫瀝青冷再生路面等環保修路技術試驗段建設,實現廢舊路面回收再利用,有效減少公路揚塵,防止二次污染。
2020年將實施S107沿山旅游公路提升改造
在介紹今年工作安排部署時,楊黨校介紹,西安市交通運輸局梳理出12項西安交通運輸重點工作。鐵路方面,到2020年底,西安區域內鐵路總規模達到709公里,高速鐵路達到223公里,3小時到達周邊城市群、4至6小時到達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快速便捷的高速鐵路網,建成“四主站、一輔站”的鐵路客運樞紐網絡。公路方面,將實施S107沿山旅游公路提升改造工程,建設品質路、景觀路、智慧路、生態路。通過實施道路改造、綠化景觀提升、建設綠道慢行系統及旅游驛站工程、治理水系等5個系統,形成以環山公路為依托的綠色廊道,促進交通、旅游融合發展。
群眾出行方面,構建“地鐵+常規公交+慢行”的一體化公共交通體系,完善公交信號優先及信息化設備設施,全面推廣電子站牌、手機App等信息化設施產品。深化出租汽車行業改革,推進巡游車網約化,整治出租汽車行業違規行為,收回、吊銷一批觸碰紅線的經營權和駕駛員資質,用三年時間,打造全國一流出租汽車服務品牌。
西咸新區和西安的道路同網方面,大力整合西咸新區現有公路體系和城市道路體系,加強與西安市路網充分對接,構建“六橫六縱”的快速路體系,并完善西咸新區內干線公路網,加快西安市與西咸新區的路網融合發展,實現快速對接。 華商記者 李婧
編輯: 孫璐瑩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