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劉菁 通訊員 辛軒)面對當前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企業復工復產帶來的新要求,連日來,陜西省市場監管系統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立足職能、強化措施,堅持一手抓防控,一手抓監管,全面助力企業有序復工復產。
迅速行動強化政策扶持
2月9日,省市場監管局召開全省市場監管系統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及食品安全監管視頻會議,對支持企業復工復產和做好疫情防控作出安排部署,要求各級市場監管部門積極應對復工復產風險,按照“防控到位、復前檢查、保障必需、錯峰開業”原則,督促企業落實食品安全和疫情防控“兩個主體責任”,做到“四個到位”。
2月12日,省市場監管局印發了《落實省政府〈關于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促進經濟平穩健康發展的意見〉若干措施》,從9個方面提出45項支持企業復工復產的具體措施。銅川、寶雞、楊凌等多地市場監管部門也細化出臺了當地扶持企業復工復產的措施。如在登記注冊方面,大力推行“全程網上辦、不見面審批”;在餐飲管理方面,督促訂餐平臺和入網餐飲服務單位全面實施外賣封簽,推行“無接觸”配送,指導企事業單位食堂分時錯峰取餐,避免聚集風險等。
嚴格監管強化市場保障
企業復工復產,面臨大量的防護用品和物資需求。省市場監管局明確監管重點,全力維護市場秩序。2月10日,省市場監管局會同省發展改革委出臺哄抬物價等違法行為認定的指導意見。全省市場監管系統開展了口罩、藥品、消毒殺菌用品價格專項檢查,依法從嚴從重從快查處違法行為,公開曝光了10起涉嫌哄抬價格、不按規定明碼標價的典型案件。同時,全省市場監管部門強化市場價格監測監管,加強對復工復產所需生產設備、原輔材料的價格監測,加大對哄抬物價、制假售假行為的打擊力度,為企業復工復產打造公平競爭市場秩序;嚴肅查處各類涉及企業的亂收費行為,減輕企業復工復產負擔。
2月20日,省市場監管局根據市場監管總局工作部署,成立“保價格、保質量、保供應”行動工作專班,下發通知進行具體部署,積極動員省內企業發揮主體作用,向社會公開作出“三保”承諾。省個體私營企業協會、省消費者協會帶頭作出“保價格、保質量、保供應”承諾書,并向全省廣大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發出倡議書。目前,我省華圣集團、銀橋乳業、愛菊糧油等72家企業已參與“三保”行動。
加強指導強化技術支持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全省市場監管部門努力保障疫情防控應急物資供應。省藥監局和部分地市市場監管局堅持特事特辦,開設“綠色通道”,推出行政審批“網上辦、零見面”,證照快審、快批、快辦審批,實行告知承諾,證后延期核查,書面材料延后補交等優化審批服務,對全省醫用防護服和醫用口罩生產企業生產和轉產快速辦理許可,實施“點對點”駐廠技術幫扶及政策法規指導,幫助企業盡快投入生產。目前,全省日均生產醫用一次性口罩5萬只、醫用外科口罩3萬只、醫用N95口罩2000只、醫用防護服8000余件。
陜西省標準化院集中力量加班加點搜集、整理新冠肺炎防護用品相關標準。2月21日,“新冠肺炎防護用品標準專題數據庫”在陜西省標準信息服務平臺正式上線。該標準分為呼吸防護用品及口罩、防護服、手部防護用品、消毒劑和其他防護用品五大類,涵蓋現行國際標準、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179條。該數據庫為企業復工復產提供了有力技術支撐。
全省市場監管部門積極指導復工復產企業做好內部防控。近日,省市場監管局會同西安交通大學中國西部質量科學與技術研究院,研究起草了《陜西省疫情期間企業復工防疫質量控制指導意見》,重點對工作場所、食堂、宿舍、交通通勤等部位和環節防疫標準作了規定,同時制定企業疫情防控檢查與風險評估指標。為切實保障復工復產人員飲食安全,全省市場監管部門加強對食品生產企業、餐飲服務單位、單位食堂和重點建設項目工地食堂的安全監管。
編輯: 意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