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界新聞網訊(記者 李榮 通訊員唐宇琨 宋嘉堯)2月28日,經過前一日雨水的洗禮,清晨時分,省會西安的空氣質量得到了明顯的改善。在疫情防控仍舊緊張的特殊時期,萬物復蘇的景象正在三秦大地上演。
據氣象資料顯示,在人工影響天氣作業的助力下,27日07時至28日07時,全省共100縣區767個監測站出現降水,其中陜南出現23站大雨,最大紫陽聯合鎮32.3毫米;中雨287站,其余均為小雨,西安城區降水量為7.7毫米。
這場“喜雨”的到來也使陜西旱情得到有效緩解,確保了農作物豐收、降低森林火險等級、改善生態環境。這一切,離不開陜西省市縣三級氣象部門緊抓有利天氣過程開展人工增雨(雪)作業的付出。
記者從陜西省氣象局了解到,27日,由省氣象局組織的人工影響天氣作業飛機在陜北南部、關中和陜南東部組織飛機作業3架次,累計飛行時長9小時9分鐘,作業及影響面積3.2萬平方公里。同時,從25日20時開始全省11市(區)氣象部門陸續開展地面火箭和煙爐增雨(雪)作業協同飛機作業,全面做好本次人工影響天氣作業服務工作。截止28日08時,全省11市(區)開展地面作業152箭次,發射火箭彈523枚,燃燒煙條190根,經評估增加有效降水3750萬噸。
在全省各級氣象部門的共同努力下本次作業還得到了中國氣象局人工影響天氣中心的高度評價,指出本次作業方案設計科學,時機把握準確,作業效果良好,達到了改善旱情、降低森林火險等級的作業目的。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人影作業是在省委省政府和中國氣象局指揮協調下在2020年開展的首次大范圍、全時空、立體聯合作業。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時期,各級政府和部門高度重視,積極協調配合,省政府辦公廳更是全力協調軍隊、民航、機場等部門開通綠色通道,24小時內完成人工影響天氣飛機增雨(雪)計劃申報、異地調機、機場保障、設備加裝和作業實施。同時,2個機組在12小時內交替完成跨區域飛行任務,協同保障和作業實施效率再創新高。
編輯: 陳晶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