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日上午,西安市政府新聞辦召開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聯防聯控工作第十八場新聞發布會,持續通報西安疫情防控相關情況。
>>西安連續8天新增確診病例0報告 累計治愈出院98例
西安市衛生健康委副主任薛林莉通報了西安疫情最新情況。截至2月28日8時,全市累計確診新冠肺炎病例120例,累計治愈出院98例,死亡1例,新增確診病例連續8天0報告。仍在各定點醫院進行隔離救治21例,其中危重型患者5人,重型患者3人,其余患者病情平穩。
目前,復工復產帶來的人流潮,給西安疫情防控帶來了新的挑戰。在實施“外防輸入、內防擴散”措施中,外防輸入將是防控工作的重中之重。為應對在復工復產中,可能出現的較大就醫需求,二級及二級以上醫院優先重點保障腎功能衰竭、腫瘤以及其他需要維持定期治療患者的醫療需求,保障孕產婦、兒童、老年人等重點人群的醫療服務,保障急診服務。
>>西安“三中心”續建項目3月初將全面實現復工
西安“三中心”建設指揮部辦公室常務副主任、浐灞生態區管委會主任門軒介紹了目前西安“三中心”項目復工復產有關情況。
“三中心”(即西安奧體中心、西安國際會展中心、西安國際會議中心)主場館已于2019年底基本完工,目前正在進行正式供電消防調試和園林景觀等收尾工程。由于場館建設工期緊、任務重,春節至今,廣大建設者都奮戰在施工一線。目前,“三中心”各類項目在崗工人6565人。其中,2月10日復工以來新增3686人,新增人員中本地人員1905人、外地人員1781人。新增復工人員已全部安排進行核酸檢測,目前結果全為陰性。
截至2月28日,“三中心”片區重點建設項目2020年續建項目44項,已復工35項,復工率80%,其他續建項目3月初將全面實現復工;新開工重點項目68項,剩余108項重點項目正加快規劃設計和前期手續辦理,做到應開盡開。
在浐灞生態區支持下,確定“三中心”項目返場復工人員住宿酒店,按照“留觀-檢測-上崗”程序嚴格執行,累計留觀外地工人717名。由國際港務區牽頭,先后包車4輛,前往省內返場工人集中的渭南、寶雞、商洛、臨潼等地,為奧體中心項目集中運返建筑工人近百人。指導企業做好返場工人西安“一碼通”注冊工作,助力全市提升精準防控信息化水平。
>>西安比亞迪已有2.1萬名員工陸續復工返崗 返崗率近70%
西安比亞迪汽車有限公司總經理劉振宇表示,疫情發生以來,西安比亞迪公司迅速成立疫情防控機構,制定嚴密防控預案。
全面實施網格化管理制度,通過“查、核、測、戴、洗、消、隔、報”等八大措施,科學組織聯防聯控,確保不漏一車、不漏一人。尤其是“隔”,分為三個層次。第一個層次是廠區之間的隔離,對一二廠員工就地安排宿舍,減少兩場之間交流往來。第二個層次是住宿餐飲上的隔離,實行分批次、分時段、分場所就餐,餐桌之間設置格擋;同工廠、同部門人員安排在同樓層、同區域住宿。第三個層次是獨立隔離,在園區內設置了獨立的隔離觀察區,應對有體溫異常或其他突發情況。發現員工有發熱、乏力、干咳、腹瀉等癥狀,第一時間向高新區疫情防控指揮部報告,并立即送往定點醫院檢查,同步開展密切接觸員工的排查工作。
自2月10日復工以來,已有2.1萬名員工陸續復工返崗,返崗率近70%;集賢園高端智能終端產業園項目也已逐步開始復工施工。
>>高新區安排91趟專車從外地接回企業員工1773人
西安高新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齊海兵介紹,截至2月27日,高新區累計復工企業1819家。其中“五上”企業復工數量達到941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374家已全部復工復產。
全力保障“通行關”,安排專人專車協助企業接職工返崗,累計安排91趟專車,從外地接回企業員工1773人。同時,加強對復工返崗人員的電子體檢和核酸檢測,幫助企業建立職工健康檔案信息,實行上門服務、駐點檢測、動態監測,堅決防止出現“帶病返程”和“帶病上崗”。
與此同時,全力落實“用工政策”保障,對返崗員工提供200-300元不等的交通補貼,對推薦勞動力的村組及人力資源機構,給予200-1000元的獎補。全面推廣應用“一碼通”,強化個人健康管理責任,監督企業嚴格履行防疫主體責任。下一步,高新區將繼續堅持疫情防控安全底線,有序復工復產復市,最大限度恢復正常生產生活秩序。
>>高陵區累計發放復工生活交通補助近200萬元
高陵區疫情防控指揮部指揮長、區長解寧元介紹,截至目前,高陵區已連續27天無新增確診病例,確診病例和疑似病例全部清零。全區工業企業開復工261家,其中105家規上企業全部復工復產。
作為全市工業企業相對集中的地區,高陵區第一時間成立區復工復產保障工作專班,建立專門調度機制,制定了企業復工流程,及時發布復工企業“10知道”,建立企業訴求快速響應和閉環處理機制,主動幫助企業制定疫情防控方案,加強應急物資儲備和疫情防控管理,及時解決復工企業員工“入小區難、進農村難”問題,切實做到安全有序、統一靈活。
落實“兩免一補”,即免費為復工企業提供接送外地員工包車、免費對外地復工人員進行核酸檢測,向全區范圍內所有復工企業的返工人員,給予每人一次性生活交通補助200元。已免費進行核酸檢測3218人次,發放生活交通補助近200萬元。
截至目前,已梳理兌現資金3000余萬元,幫助中小微企業貸款1500萬元。在確保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優先復工為陜汽配套的35家區屬企業,優先復工為吉利項目和地鐵項目提供建材的14家中小企業。同時,組織轄區4家酒店,為企業外來人員定點集中住宿提供保障。 華商報記者 肖琳
編輯: 陳晶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