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9日,寶雞某村,疫情防控措施尚未出現半點松懈,村外的人進不去,村里的人出不來。村民王佳琦手持中興通訊一紙復工證明,從寶雞乘坐專車,于當天中午與其他35名同事順利抵達西安,待核酸檢測通過后,他們將重新返回工作崗位。
在當前形勢下,所有人都急:王佳琦盼著早點上班增加收入,中興通訊早復工一天就能多挽回一些經濟損失。對西安高新區而言,推動企業安全有序復工復產更是關乎全年經濟社會發展大局。
據了解,為了協助這36人返崗,西安高新區于2月17日聯系對接寶雞市疫情防控指揮部,在摸清相關人員春節假期活動軌跡及身體狀況后,與寶雞市合作為其返回西安全程提供服務,并為每人發放200元交通補助,協助員工返回,幫助企業復工。
對于疫情形勢仍屬中風險地區的西安高新區而言,推動企業有序復工復產,無異于在疫情防控與經濟發展之間“走鋼絲”,需要避免“一刀切”、實施更加精準的政策措施。連日來,西安高新區接連出臺多項政策措施,在穩住疫情防控主戰場的同時,抽調力量突破疫情影響,為經濟社會制造活力、創造空間。
截至2月26日,西安高新區累計備案復工企業1405家,累計復工111409人。
幫企業“跑腿” 為企業“搶人”
2月21日上午,法士特集團S變速箱殼體自動化生產線上,10多名工人佩戴口罩正在緊張作業。
自2月10日復工以來,西安高新區協同其他地區,為該企業途經疫區的物流運輸及350余名外地員工返崗復工提供了有力支持。法士特集團黨委副書記、總經理馬旭耀表示,在政府的全力支持下,法士特集團克服重重困難有序復工復產,截至目前,復工率已達61.6%,雖然受到疫情影響,但仍對全年生產經營目標的實現充滿信心。
當前,用工緊張是企業復工面臨的一道難題。為了解決這一問題,西安高新區通過加強政府、企業、中介聯動,突破地域限制,廣泛尋求甘肅、云南、內蒙古、山西、云南、四川等地人才資源,積極拓展渠道為企業解決用工難題。2月19日下午,西安高新區人才服務中心就業服務部招聘小組從西安啟程,奔赴咸陽市三原縣、銅川市耀州區、渭南市富平縣等地落實招聘工作,為企業“跑腿”,幫企業“搶人”。
同時,西安高新區還通過為返崗人員提供200元到300元不等的交通補助費、對推薦用工的村組(社區)提供每人200元的獎勵資金及對中介機構提供每人1000元的獎勵資金等方式,全方位調動各方積極性,多渠道解決企業用工難題。
為企業“減負” 幫企業“找錢”
疫情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企業融資、資金周轉等多方面的困難。為了支持中小企業走出疫情“陰影”,連日來,西安高新區密集出臺多項政策,充分調動各方積極因素,降低企業經營成本、解決企業融資難題,全力確保企業繼續保持活力。
早在2月6日,西安高新區出臺疫情期間支持中小企業發展若干政策,包括對中小企業擴大信貸投放規模、降低獲得信貸難度、降低融資成本等措施。此外,減免企業稅費、延長納稅申報和繳納期限及減免中小企業房租等降低企業成本的措施也被納入該項政策中。
2月20日,西安高新區再次出臺《關于應對疫情進一步強化金融支持企業發展的專項政策》,設立1億元疫情防控專項資金,加強對企業資金困難的應對。該項政策還包括將暫時受困的科技型中小微企業流動資金貸款貼息比例提高到60%,對在2020年上半年度獲得股權投資機構投資的區內生物醫藥、智能制造、軟件技術及信息服務等領域的中小微企業,高新區政府性風險投資公司按企業實際獲得投資額最高1∶1比例進行跟投。
對防控不力企業停產整改
對防控不力的企業,西安高新區“毫不手軟”。日前,西安高新區集賢園一家醫藥企業未按相關規定生產,存在疫情防控風險。為此,該企業復工復產批復被撤銷,責令其停產整改,評審通過后再恢復生產。
在打好經濟發展突圍戰的同時,繼續堅守疫情防控的主戰場仍是重中之重,否則,一切都將前功盡棄。早在2月初,西安高新區主要負責人在調研時就多次強調,疫情防控措施到位、確保萬無一失,是企業復工復產的先決條件。
西安高新區要求企業復工復產前,要全面進行人員排查,建立“一人一檔”,提前掌握返崗人員信息,建立職工健康信息檔案。
復工復產后,西安高新區要求各企業要指定專人開展疫情防控工作,設立測溫點或臨時隔離室,配備防護口罩、消毒液、紅外測溫儀等疫情防控用品,對所有進入人員進行體溫測量、身份核驗和消毒,同時要求企業做好定期消殺,嚴格控制外來人員隨意進入工作場所,并加強職工宿舍和餐廳衛生管理。
在穩步有序推進企業復工復產過程中,西安高新區寓服務于監管之中,實行“一企一案”制,制定出臺企業疫情防控報備和復工審批工作指南,派出多位防疫專家全程參與,組成復工審批服務團隊,因企制宜上門為企業制訂個性化復工復產方案,把審批全流程融入方案制訂全過程。(張斌峰 張靜攀)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