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明
疫情防控中,有關部門每天都及時發布疫情信息,方便公眾知曉、做好防范。不過,涉疫情個人信息泄露事件也隨之出現,一些患者甚至因此受到歧視、騷擾和謾罵。
另一方面,疫情防控期間一些地方針對個人信息的采集工作也引發民眾擔憂:不少小區、商超都要求住戶或顧客進行信息登記,包括姓名、手機號、身份證號等,此類“登記冊”缺乏有效管理,也會埋下信息泄露的隱患。
事關疫情防控的信息收集越詳細越好,但這樣的信息公開也有一道底線——那就是包括姓名、身份證號、家庭住址等涉及個人隱私的信息,未經被收集者同意不得公開。
關于做好新冠肺炎疫情聯防聯控中的個人信息保護,中央已三令五申。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疫情防控越是到最吃勁的時候,越要堅持依法防控,在法治軌道上統籌推進各項防控工作,保障疫情防控工作順利開展。中央網信辦也公開發布通知,明確任何單位和個人未經被收集者同意,不得公開姓名、年齡、身份證號、電話號碼、家庭住址等個人信息。
防控疫情,一方面要保障公眾的知情權,另一方面也要保護好公民的個人隱私權,這就要求相關部門掌握好“度”,在“依法科學有序”防控中注重對個人信息的保護。
畢竟,信任、團結是打贏這場戰“疫”的重要保障。當人們選擇了誠實,將個人信息提供給相關部門并配合防控工作,我們更應當守好個人信息底線,保護好每一個人的權利。
編輯: 孫璐瑩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