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10日從陜西省統計局獲悉,2019年,全省非公經濟增加值為14070.45億元,比上年增加831.83億元,占全省GDP比重為54.6%,比上年提高0.4個百分點,呈現平穩較快發展,對全省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59.3%,拉動全省經濟增長3.2個百分點。
在調結構政策的積極引導下,全省非公經濟繼續加快轉型升級,逐漸由工業一山獨大向以工業和服務業雙主導的新型產業結構轉型,結構持續優化,動能不斷增強,呈現出可喜的變化。
其中,2019年全省第三產業非公經濟增加值為6887.50億元,比上年增加773.62億元。消費市場保持平穩。全省批發零售業實現非公增加值1385.51億元,占行業增加值比重為73.7%,比上年回落6.8個百分點。
金融業非公增加值占比提升。全省金融業非公增加值達到355.67億元,占行業增加值比重為20.8%,比上年提高0.2個百分點。
交通運輸和其他服務業發展迅速。2019年全省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非公增加值596.07億元,占行業增加值比重為56.2%,比上年提高1.6個百分點;其他服務業非公增加值2862.63億元,占行業增加值比重為54.8%,比上年增加3.6個百分點。
2019年,全省著力“放管服”改革,全面支持和促進中小企業及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積極作為帶來可喜成果。據市場監管部門統計,截至2019年12月底,全省個體工商戶達到292.98萬戶,增長50.2%;全省私營企業達到87.14萬戶,增長15.7%。
2019年,全省規模以上非公企業數量不斷增加,規上非公企業及非公控股企業達到21357家,占全部規上企業總數的86.4%。
其中,工業企業較上年同期增加371家、建筑業增加360家、房地產開發經營業增加42家、批零和住餐業增加667家、服務業增加207家。非公經濟市場主體數量的穩步增加為全省非公經濟的持續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在全球經貿風險和不確定因素加劇的背景下,全省不斷優化外貿結構和營商環境,著力穩外貿穩外資,積極應對中美經貿摩擦,絲博會、農高會成果豐碩,企業創新挖潛多元化市場,外貿繼續保持平穩態勢。(梁 璠)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