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界新聞網訊(實習記者 費磊)今年以來,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作為唯一一家以西安咸陽國際機場為主運營基地的陜西本土航空企業,海航集團旗下長安航空公司堅持以“長安力量”吹響復工復產“沖鋒號”,以助力陜西“三個經濟”發展為己任,一方面加快復工復產進程,重點保證獨飛航線不斷航,另一方面精準開展包機業務,助力本省企業和人員復工復產。
2月24日,長安航空首班復工定制包機從漢中起飛。
獨飛航線不斷航 確保“空中大動脈”通暢
近年來,長安航空積極承擔本土航企職責,全力開拓獨飛航線,完善陜西地區航線網絡布局,已連續兩年保持旅客增量在20%以上,成為西安咸陽國際機場打造“中國最佳中轉機場”的重要支撐。
疫情期間,長安航空確保了西安—懷化—三亞、西安—景德鎮—寧波、西安—銅仁—廈門等在內的14條獨飛航線不斷航,共執行628班次,累計運送旅客4.06萬人次,并計劃在4月底將所有獨飛航線的航班量恢復至100%。
同時,長安航空通過科學調整航班計劃、優化航班結構,逐步恢復航班運力,確保“空中大動脈”的暢通。4月底前,航班量計劃整體恢復至70%,涉及包括西安—烏魯木齊、西安—三亞、西安—哈爾濱、西安—長沙、西安—通遼—長春、西安—淮安—福州、西安—通遼—松原、西安—濰坊—營口、西安—合肥—臺州等航線。
長安航空執行企業復工包機任務運送旅客返崗 。
踐行企業社會責任 架設戰“疫”復工“空中橋梁”
海航集團要求旗下各航空企業把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作為一項政治任務,隨時服從國家大局需要,聽從黨和政府的工作安排及指揮。2月19日,長安航空主動請戰,“陜西人自己的航空公司”將陜西省第四批援鄂醫療隊150名醫務工作者及5噸物資行李護送至湖北抗疫第一線。包括長安航空在內,海航集團已先后24次包機運送2877名醫護人員馳援湖北,運輸防疫物資88272件,超1100噸馳援各地,總投入超過3000萬元。
民航是企業復工復產的重要交通運輸保障,也是當前防控疫情的重點環節。長安航空切實貫徹落實民航局關于“加強新冠肺炎疫情科學防控,有效保障企業復工復產工作”的工作部署,充分結合陜西當地企業和人員復工復產的實際需求,精準開展復工包機業務,已累計運送旅客逾900名。
飛行部黨總支書記楊從建開展醫療包機航前準備工作。
受疫情影響,大批農民工滯留家中,無法外出返崗復工。長安航空積極響應漢中市農民工外出就業幫扶政策,先后執飛3班漢中-南通政府包機航班,護送500余名陜西漢中老鄉赴南通返崗復工。
另外,長安航空積極助力長慶油田的勞務支援項目,完成了150余名勞務工作者的往返運輸工作。同時,長安航空還于3月12日和19日執行兩班建設企業的復工返疆包機,分赴烏魯木齊和新疆西北邊陲伊寧,運送旅客逾350名,為串聯“絲綢之路經濟帶”重要節點搭建空中橋梁。
面對每一次包機任務,長安航空都開足馬力、全力以赴,高質高效完成各項準備工作,精準發力,為企業復工復產排憂解難,為疫情防控貢獻力量。
優秀共產黨員、安全員教員王博為旅客測量體溫。
主動請戰 逆行沖鋒 把入黨誓言寫在戰“疫”一線
“我申請執行赴鄂包機,為‘逆行者’保駕護航,疫情面前,這是我作為一名黨員的初心和使命,也是我作為一名飛行員的責任和擔當。”這是有著36年黨齡的長安航空飛行部黨總支書記楊從建在申請執行陜西省第四批赴鄂醫療包機航班時寫下的請戰書,并作為第一責任機長執飛9H8375醫療包機任務。
疫情期間,長安航空以新時代黨建為引領,堅定信心,各級黨支部迅速組建黨員先鋒崗、黨團突擊隊13個,全力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和復工復產攻堅戰。以楊從建為代表的共產黨員沖鋒在前、戰斗在一線,守土有責、守土負責、守土盡責,充分發揮了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在先鋒的引領感召下,長安航空先后收到了上百封請戰書馳援湖北,包括飛行干部等30余名優秀青年骨干踴躍申請火線入黨。
下一步,長安航空將在堅守安全運行的前提下,全力滿足旅客出行需求,加快正班航班恢復,用實際行動做到“一手抓好疫情防控,一手抓好復工復產”,以強大的責任感、使命感,齊心協力打好疫情防控阻擊戰,科學統籌、答好復工復產考卷,以“不獲全勝決不輕言成功”的決心,在疫情大考中用優異的安全業績貢獻“長安力量”。(供圖:海航長安航空)
編輯: 意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