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易居研究院公布了《2019年50城房價收入比》,經歷經歷2016年和2017年的大幅上升后,2018年50城房價收入比與2017年持平,2019年小幅下降。說明近兩年來以“房住不炒”為基礎的調控政策起到了明顯的作用,房價漲幅在向理性回歸。
從2019年50城的房價收入比排名來看,排在前五位的城市分別是深圳、三亞、上海、北京和廈門,房價收入比為35.2、27.6、25.1、23.9和22.8,說明這些城市的購房難度最大。
具體來看,北京、上海、深圳三座一線城市由于土地稀缺,新增供應有限,房價一直居高不下。以最高的深圳為例,以35.2的房價收入比來看,按當地人均收入計算,相當于35.2年才可以買套一套住房。
值得注意的是,同為一線城市的廣州房價收入比大幅低于其他三城,廣州土地供應充足,且價格相對北上深較低,使得廣州房價大幅低于北上深,是一線城市中購房難度最小的。
排在末五位的城市分別是長沙、烏魯木齊、韶關、煙臺和貴陽,房價收入比分別為6.4、7.4、7.7、7.7和8.2,說明這些城市房價較為合理,購房相對來說較為輕松。
長沙近幾年來房價雖然出現了較大幅上漲,但其前些年房價較低,且經濟發展強勁,人均可支配收入連續多年高速增長,是50城中唯一一個房價收入比低于7的城市。
西安在2019年房價收入比為10.6,按照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來計算,相當于買下一套住房要花費一個城鎮居民10.6年的收入。
易居表示,房價收入比是指家庭住房總價與居民家庭可支配收入的比值。報告內的房價數據為全國50城新建商品住宅價格,并結合二手房價格走勢進行處理,以剔除限價政策以及統計方式問題對新房價格的影響。房價收入比具體計算公式為:房價收入比=商品住宅成交均價×城鎮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積/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華商報記者 李程
編輯: 陳晶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