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界新聞網訊(雷文姣)“歷經五年奮戰,紫陽順利完成整縣摘帽任務,133個貧困村全部出列,累計脫貧38340戶129221人,貧困發生率降至1.27%。”4月29日,紫陽縣縣委副書記、縣長陳蓮在安康市政府召開的“打贏脫貧攻堅 決勝小康新時代”系列新聞發布會(紫陽專場)上介紹說。
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紫陽縣聚焦“六個精準”、圍繞“三個落實”,以解決“兩不愁三保障”突出問題為重點,以實現整縣脫貧摘帽為目標,跳出脫貧抓脫貧、圍繞脫貧抓發展,大力實施黨建引領脫貧、產業就業帶動、人居環境提升、惠民關愛保障、鄉風文明治理等五大工程,舉全縣之力攻克深度貧困堡壘。
在推進產業就業扶貧方面,紫陽按照一鎮一業一龍頭、一村一品一園區、一戶一技一項目“九個一”的產業發展目標和要求,大力培育特色產業,激活農村資源要素,全縣茶葉種植面積達24萬畝,發展特色經濟林60余萬畝,培育現代農業園區85個、專業合作社530個、鎮村電商服務站點138個,320個經營主體帶動1.6萬貧困戶實現增收,中長效產業實現了全覆蓋。
此外,紫陽縣積極開展免費技能培訓工程,持續開展以修腳足療、電子商務、特色烹飪、家政月嫂、建筑勞務等為重點的免費技能培訓,累計培訓3.5萬人,就業率達70%以上,帶動1.8萬貧困人口穩定增收。全縣建檔立卡貧困戶人均純收入由2015年的3136元增加到2019年的7832元,年均增長27.23%。
“結合美麗鄉村建設和鄉村振興示范村建設,紫陽大力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全面開展‘五邊五治、四化四評’農村環境綜合整治,打造生態宜居、美麗和諧的田園新村,推動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陳蓮介紹,紫陽集中項目資金建成通村通組道路2145公里、農村安全飲水項目710處,改造戶表3.94萬戶,建設標準化村衛生室152個、村活動室86個,所有行政村全部通水泥路,農村電力入戶率達到了100%。“十三五”期間紫陽建成安置點139個,搬遷群眾19279戶64168人,并始終堅持“有業安置、以業促搬”,目前全縣已發展各類新社區工廠72家,努力使群眾“搬得出、穩得住、能融入、可致富”。
編輯: 孫璐瑩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