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8月20日從西安市委組織部獲悉:西安市近日出臺關于建立社區工作者職業體系的指導意見,旨在通過實施拓寬社區人才來源、設置職級薪酬階梯等舉措,破解社區干部隊伍建設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并通過建立健全社區工作者職業體系和薪酬體系,調動和激發社區工作者干事創業的積極性。
根據安排,西安市將綜合考慮社區規模、人口數量、工作任務等因素,在社區工作者總體規模保持穩定的前提下,實行員額管理,合理配備社區工作力量。指導意見明確規定,1000戶以下的社區一般配備7至10名社區工作者;1000至3000戶的社區一般配備10至15名社區工作者;3000戶以上的每增加300戶增配1名社區工作者,原則上不超過20名。
在規范選任聘用方面,西安市對新進社區工作者采取公開招聘、選任等方式配備。同時,全面推行社區黨組織書記通過法定程序擔任社區居委會主任、“兩委”班子成員交叉任職。鼓勵各類協管人員、公益性崗位工作人員通過參加公開招聘進入社區工作者隊伍。
為規范考核管理,西安市明確社區工作者考核實行群眾評議與組織考評相結合、日常考核與年度考核相結合,重點考核工作實績和群眾滿意度。此外,西安市還將加強社區工作者日常管理,各級各部門、街鎮不得隨意借用社區工作者,確需借用,須經相關部門批準同意,借用時間一般不得超過3個月。
在規范保障待遇方面,西安市將全面落實社區工作者社會保險、住房公積金、降溫取暖等政策,參照事業單位落實免費體檢、帶薪年休假、繼續教育等待遇;建立健全社區工作者人事檔案管理制度。(記者 周明)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