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界新聞網訊(記者 趙坤)“企業又好又快的發展,為區域繁榮,為人民謀福,是我們最終的目標!”
這是一句口號,見證了西咸新區政務服務的飛速提升;同時,這也是一種理念,鼓舞著一名又一名的“西咸人”前赴后繼、鏗鏘前行。這是這種共同營造優質營商環境,招引了一大批優質企業在這里落地開花。
中國國際絲路中心大廈,是陜西省政府與綠地集團簽署戰略合作代表項目,建筑高度498米,建成后將成為現代化大西安新地標,對促進大西安新中心核心區建設具有重大意義。雖然今年的疫情讓項目建設復工遲了一段時間,但在多方協調努力下,建設進度依然不落。
昨天上午,和煦陽光的灑在項目工地,隨陽光而來的還有無微不至的“店小二”——西咸新區灃東新城改革創新發展局員工宋銳慧。
“黃總,這幾天咋樣,還有沒有什么需要我們協調的?”
“一切都好,順利進行。”
當天,宋銳慧的友情訪問沒有持續多長時間。因為就如親戚一樣,看著企業一切都好,自己就不要多打擾,但在企業有需求時,她就會撲在一線。
2019年11月底,該項目施工將進入筏板澆筑階段,澆筑基坑深達26米,3.18萬立方米的混凝土澆筑量相當于6棟30層普通住宅樓的方量總和,澆筑體量大、施工難度大,且必須連續澆筑以確保工程質量,是項目建設里程碑式的一環。
為保障澆筑工程的順利實施,從接到項目施工安排后,宋銳慧就奔波于施工現場和混凝土供應企業之間,了解原料供應、交通運輸線路安排、車輛限行、天氣等方面信息,并依據這些信息和施工方、供應方進行模擬作業場面,撰寫了《中國國際絲路中心大廈筏板澆筑工程組織保障工作實施方案》,確保不漏每一個保障環節。針對模擬中遇到的問題和可能出現的問題,她帶著企業到公安交警等各專項局及需跨區協調的單位,在施工前2天將將所有問題協商到位。
11月30日上午6時,在一陣陣轟鳴的機械聲中,中國國際絲路中心大廈筏板澆筑開始,一輛輛的水泥罐車從上林路、亞迪路和富源三路等地源源不斷的駛向施工現場,雖然提前做好了項目保障,但宋銳慧和她的“小伙伴”們始終和企業一起駐守在一線。“108國道運輸路段出現擁堵”、“車輛出口沖洗排水結冰”……一旦接到突發情況匯報,他們便第一時協調解決。
2697車次商砼專運,31950立方米混凝土……4天時間,這個西安新地標順利完成澆筑,并刷新了全國筏板澆筑,這不僅得益于企業施工力量,更離不開的是新區的服務保障。“服務效率和支持力度前所未有。”綠地集團西咸二公司總經理黃譽說。
這只是宋銳慧與項目的“緣份”一角,日常中,她總會定期+不定期到企業看進度、查需求,帶著企業跑審批、進村組,解決建設過程中遇到的各種難題,讓企業在西咸感受到家一般的溫暖。期間,宋銳慧還創新性的提出了建設項目“五位一體”服務模式,牽頭開發了“互聯網+”建設項目管理服務平臺,實現了項目困難網上實時服務,提高了跟蹤問效率,為政、企聯誼邁出了新的一步。
“這些是我應該做的,反而應該感謝企業,是他們的理解、包容和投資西咸新區這片熱土的赤誠之心,讓我們走到了一起,我應盡最大的努力服務,成就我們共同的理想。”走在中國國際絲路中心大廈熱火朝天的建設現場,迎著陽光,宋銳慧笑著說道。
編輯: 意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