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界新聞網訊(記者 許鵬 通訊員 樊悅)臨近中秋,一鍋熱騰騰的燉羊肉已成了陜北人離不開的佳節美食。
9月29 ,記者從縣城出發,沿著307國道向西5公里,便能看見“陜洋洋”商標顯赫地掛在道路左邊,這是目前陜北最大的肉產品加工企業,也是靖邊肉羊轉型升級的 “乘風破浪”者。
2018年11月,作為靖邊肉羊轉型升級的龍頭企業,“陜洋洋”牌的靖邊羊肉在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上亮相,得到與會者的青睞與好評,這標志著靖邊肉羊轉型升級發展到了一個新階段。
“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靖邊位于草原和中原的接壤地帶,是陜北羊子產業大縣,全縣羊子飼養量突破200萬只。
如何才能讓這樣一個羊子大縣,實現高質量發展?“十二五”以來,靖邊結合本地肉羊產業發展現狀,從生產、加工、銷售全產業鏈著手,充分發揮區位優勢、交通便捷、飼草豐富等基礎優勢,著力增強深加工、包裝營銷、品牌創建等發展短板。尤其鼓勵龍頭企業延長產業鏈條,走精細分工的路子、打造知名品牌,開發高端產品,豎立精品羊肉的理念。切實做到“四轉型、四升級、四示范”,真正探索出一條符合靖邊及周邊地區肉羊產業快速轉型升級的發展之路,促進陜北肉羊產業持續健康發展。
2015年,以“陜洋洋”為代表的靖邊羊肉經國家質檢總局技術審查,“靖邊羊肉”被認定為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真正為靖邊羊肉提高了“身價”,這一殊榮也成為靖邊羊肉勇闖市場的“尚方寶劍”。
2016年,靖邊縣被陜西省農業廳2016年確定的全省肉羊轉型升級示范縣。在這四年間,靖邊縣不斷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大力推廣家庭適度規模養殖、肉羊深加工及羊肉品牌建設,肉羊產業轉型發展取得了長足進展,涌現出了“陜洋洋”“高家溝羊肉”等一大批肉羊深加工品牌。
深秋時間,記者來到投資2000多萬,占地5300平方的米的陜洋洋企業。一排排現代化的廠房整齊排列,一間間現代化工藝的生產車間配置齊全,各車間里穿著白大褂帶著藍手套的工人師傅正忙碌地對羊肉進行分割、排酸、抽檢、化驗、包裝、貼標等程序。
工人師傅左彥娃告訴記者:“因為最近雙節臨近,尤其是中秋佳節,陜北人都有吃羊肉的習慣,羊肉的訂單比平時更多,我們每天日夜加工生產,都趕不上市場需求,再就是疫情期間,我們為了保障全縣人民肉產品的正常供應,每天都加班加點的屠宰,加工,檢驗,為抗擊疫情做好后勤保障。”
“我們的陜洋洋羊肉除了銷往本地外,也銷往北上廣等地,這些地方對羊肉的品質要求高,而我們出產的羊肉經過排酸、化驗等深加工處理,深受他們的喜愛。”企業的董事長梁建梅指著正被裝車的羊肉禮盒說道。
據科普,經過深加工排酸的羊肉又叫冷鮮肉、是現代肉品衛生學及營養學所提倡的一種成熟工藝。經過排酸后的肉的口感得到了極大改善,味道鮮嫩,肉的酸堿度被改變,新陳代謝的產物和毒素最大程度地被分解和排出,從而達到無害化,同時改變了肉的分子結構,有利于人體的吸收和消化。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食品的需求不僅是吃好,更要吃得健康營養,經過排酸的冷鮮肉正好滿足市場的需求。
“陜洋洋”作為陜北最大的肉產品深加工企業,一直致力于羊肉深加工的研發與開發,為消費者提供健康美味的羊肉產品。為了保證產品的安全品質和產品創新,“陜洋洋”投資興建的羊肉深加工智慧工廠,積極響應“中國制造2025”發展戰略和“互聯網+”行動計劃,集合了國際領先的生產設備和先進的智能互聯網技術,成為中國肉羊產業轉型升級的探索者。
同時,陜洋洋正在向全產業鏈和集團化方向發展,羊肉產品按品質等級分割包裝上市,產品徹底由原來的大卸四件提升到精細分割、品牌包裝、企業化運營、市場化銷售,實現生產、屠宰、產品深加工、品牌、營銷一體化運營,在提升產品價值的同時延伸產業鏈條,解決養殖戶有貨賣不出的后顧之憂。目前,企業每年的屠宰量達到15萬只,深加工的產品達2400噸,已成為靖邊縣肉羊轉型升級的龍頭企業。
編輯: 意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