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級新聞網訊(記者 王斌 實習記者 王玉璠)10月22日,商洛市舉行脫貧攻堅系列新聞發布會,鎮安縣委副書記、縣長賈建剛應邀作主題發布。據介紹,截至目前,鎮安縣實現2.5萬戶7.8萬貧困人口穩定脫貧,貧困發生率由32.2%降至0.47%。
扛牢責任抓落實,戶分三類保退出。構建四套班子主要領導包片、縣級領導包鎮、部門包村、干部包戶和行業部門指導、鎮村兩級落實的工作體系。出臺《駐村工作隊選派管理工作辦法》,將1200多名優秀干部下派到脫貧攻堅一線。推行“戶分三類、精準幫扶”工作機制,對有勞動能力戶重點進行產業幫扶,每戶落實兩個以上中長產業;對弱勞動能力戶重點進行就業幫扶;對無勞動能力戶重點進行政策幫扶,實行兜底保障。
狠抓兩業促增收,多措并舉補短板。通過“企業+合作社+基地+貧困戶”的發展模式,重點發展烤煙、食用菌、蠶桑、茶葉等特色產業,全縣發展板栗60.5萬畝、核桃30.8萬畝、茶園10.5萬畝、桑園6.5萬畝、烤煙2.75萬畝,實現有勞動能力貧困戶每戶至少有1-2個穩定增收的產業項目。投入2.9億資金促進產業發展壯大,轉移貧困勞動力就業2.72萬人次、208個扶貧工廠(車間)吸納就業4000多人、公益崗位安置6868人。按照“危改+普改”的思路,對全縣4575戶貧困戶實施了危房改造,對1.33萬戶非貧困戶的石板房、土坯房全面改造提升。推行“三精管理”模式,實施易地扶貧搬遷8043戶,建成集中安置點59個,配建產業基地(園區)35個、扶貧工廠(車間)58個。籌措資金6100萬元,實施高速路口環境綜合整治、村莊清潔百日行動和“五美庭院”示范創建。
扶志扶智添動力,落實政策強保障。在全縣150個村(社區)設立“愛心超市”,形成“以獎代補、多勞多得”的脫貧正向獎勵機制。建立“扶貧超市”,購買貧困群眾農產品2000多萬元。落實控輟保學“七長”責任制,2800多名教師與貧困學生實行“1+1”結對幫扶,全縣義務教育階段建檔立卡貧困學生無輟學;建立助學基金204萬元,每人每年一次性給予救助6000元。落實新農合、大病保險、醫療救助“三重保障”機制,貧困人口參合參保率100%,政策范圍內報銷比例80%以上。保障農村低保對象2.16萬人、特困供養人員3789人,臨時救助13465人,發放殘疾人生活補貼6328人、護理補貼4863人。
轉變作風真幫扶,建章立制固成果。常態化開展脫貧攻堅“三級干部”大走訪。制定出臺《黨員干部包戶幫扶工作責任考評辦法》,建立脫貧攻堅周例會制度,成立12個工作專班。落實“四個不摘”要求,出臺《鞏固脫貧成果防止返貧長效機制的實施意見》和監測預警、公共基礎設施管護、扶貧資金管理、易地扶貧搬遷后續扶持等“1+10”長效機制體系。實行“紅黃綠”三色預警動態管理。推行農村公共基礎設施“353”管理機制。推行扶貧資金“一賬一平臺”管理機制,縣鎮村三級分別建立項目建設、民生保障、政策補助三類臺賬。全縣建成光伏電站69座、實現貧困村光伏電站全覆蓋,所有村集體經濟均超過10萬元以上。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