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一戶一田”制的實施,榆陽區北部草灘地區逐步具備了規模化、集約化、機械化發展現代農業的基礎。補浪河鄉依托土地集中連片優勢,整鄉推進農業生產社會化服務,為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和鄉村振興提供了有力支撐,助力群眾早日實現全面小康。
補浪河鄉曹家峁村從2016年成功試種60畝山藥以來,經過幾年的發展,目前該村種植山藥的種植面積已經達到了1000畝,給這里的村民帶來了可觀的收入。今年,曹家峁村的山藥又一次喜獲豐收,趁著晴好天氣,這里的種植戶們開始搶收山藥。他們揮掀鏟土,刨收山藥,到處呈現出繁忙的豐收景象。而曹家峁村股份經濟合作社則統一雇傭采購車負責山藥的搬運、入倉。
曹家峁村股份經濟合作社負責人王振文介紹,“我們股份經濟合作社統一選種、統一播種,最后進行統一的銷售,每畝山藥效益能達到四五千元,今年合作社還建了三千平米的冷鮮庫,緩解收秋時的山藥滯銷問題,明年將整村繼續加大山藥種植規模。”
由村集體股份經濟合作社主導,將山藥種植過程中的翻地、刨地等部分或全部環節委托給社會化服務組織的經營方式,就是農業生產社會化服務的內容之一。通過社會化服務,可以為面廣量大的小農戶注入現代化生產要素,引導他們發展現代農業。曾經一直以玉米種植為主的吳星世今年在股份經濟合作社的鼓勵下,改種了辣椒,期間他只負責種植和采摘,辣椒的育苗、收購、包裝、銷售均由合作社引進的龍頭企業負責,一年十多萬的效益讓吳星世嘗到了甜頭。他告訴記者:“今年一共種了19畝辣椒,我就只負責種,苗子是公司提供的,今年收了4茬,經濟效益每畝在六千元左右,畝產要達到九千至一萬斤,我對種植辣椒很有信心,明年還要繼續種。”
為了大力推進國家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區項目建設,補浪河鄉與龍頭企業合作,采用“公司+合作社”合資聯建的模式新建共享氣調保鮮庫4萬立方米,為合作社、種植戶提供倉儲服務,有效延長了市場供貨期。
綠興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姬云斌說,“我們公司和補浪河鄉的兩個股份經濟合作社聯合建了氣調庫和制冷庫,為全鄉的農戶提供倉儲、制冷服務,今年還試種了1380畝辣椒,由我公司統一育苗、統一融資、統一技術指導、統一包裝、統一銷售,效益非常好,凈利潤實現畝收益六千元以上,讓這里的老百姓初步享受到了現代農業蔬菜種植的‘第一桶金’,明年保守預計補浪河鄉這個區域的辣椒種植面積 應該在八千畝左右。”
補浪河鄉副鄉長劉子旺說,補浪河鄉是一個典型的農業鄉鎮,近年來鄉黨委政府高度重視現代農業發展,積極推動農業產業結構調整 依托產改后成立的股份經濟合作社,整鄉推進農業生產社會化服務 在土地上做文章,向土地要效益。下一步,全鄉將繼續發揮村集體股份經濟合作社的組織作用,推動農業生產社會化服務,將社會化服務覆蓋到各個農業生產領域,降低農業生產成本,提高作業效率,引領小農戶進入現代農業發展軌道,全面提升我鄉農業生產機械化,規模化、集約化、現代化、智能化水平,促進豐產增收,助力全面小康)
如今,農業生產社會化服務不僅在補浪河鄉馬鈴薯、玉米等傳統產業得到了推廣,還不同程度地運用到了山藥、辣椒等特色產業中,既降低了生產成本,又提高了作業效率,農業生產社會化服務已經成為補浪河鄉幫助農民脫貧致富和邁上小康水平的強有力措施之一。目前,全鄉簽訂合同并開展服務的耕地面積達到5.5萬畝,實現了13個行政村全覆蓋,該模式已經進入第二批全國農業社會化服務典型案例名單。(記者 許鵬 通訊員 杜欣)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