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界新聞網訊(張璐)11月14日,由招商局慈善基金會資助,中國人口福利基金會主辦,陜西省婦女理論婚姻家庭研究會承辦,陜西省計生協、漢中市計生協協辦的“傳承與創新:從脫貧攻堅到鄉村振興”——婦女的參與和賦權經驗交流研討會在漢中召開。
開幕式現場(張璐 攝)
與會人員考察“幸福工程”桂花村婦女服務中心(張璐 攝)
中國農業大學人文與發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院長葉敬忠,陜西婦女研究會、陜西婦源匯創始人高小賢,斯德哥爾摩環境研究所研究員、財新公益基金會理事李來來,四川尚明公益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郭虹,北京惠澤人公益發展中心主任翟雁等,以及來自北京、廣東、云南、四川、福建、湖南、陜西、青海、重慶等地的專家學者、社會組織代表、青年學生、村民代表近百人出席。
圓桌討論(張璐 攝)
會議分為“主旨發言”“傳統扶貧項目的轉型與創新”“鄉村振興與婦女參與”“鄉村振興與婦女組織”“婦女的聲音”四個部分,既從理論向度和實踐向度兩方面總結了婦女脫貧與賦權的已有成果,也重視村民聲音,強調了鄉村振興戰略推進過程中的多元視角與多方互動,探討了婦女和婦女組織承繼過往,創新未來,以貢獻于鄉村振興的現有實踐和更多可能。
“幸福工程——救助貧困母親”項目點良順藤編廠安置就業的貧困母親(張璐 攝)
在圓桌討論環節,參會的執行機構、樞紐機構、基金會及專家學者代表圍繞“婦女參與鄉村振興:挑戰和機遇”主題,通過現場互動及碰撞的方式,將如何發揮在脫貧背景下的婦女參與鄉村振興的作用,緊抓機遇、促進合作,發現挑戰、共同應對,商討了策略方法。
15日,全體與會人員赴漢中市南鄭區黃官鎮朝陽村、桂花村考察了“幸福工程2.0”試點項目。據悉,該試點項目是中國人口福利基金會反貧困典范項目“幸福工程——救助貧困母親行動”在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鄉村振興銜接脫貧攻堅大背景下進行的項目升級探索,由陜西省婦女理論婚姻研究會提出,自2018年起至今,在漢中的兩縣八村開展實施。
走進村落,走進婦女群體間,大家感受到了由婦女脫貧到婦女能力建設帶來的蓬勃新氣象。全體與會人員與婦女小組還就村落中的文化保護、生態保護,關注兒童教育、老人照料等問題進行了座談,大家切實看到婦女在鄉村參與中起到的重要作用。而來自全國各地的不同視角和聲音,也讓村落婦女們看到參與鄉村振興,成就自我的多種可能性和多元途徑。
編輯: 孫璐瑩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