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界新聞網訊(記者 許鵬 通訊員 王海平)航天育種載希望,農業發展迎新機。11月18日,航天農業鄉村振興“百縣計劃”陜西第一站在定邊縣啟動。
榆林市委常委、軍分區政委趙西月,陜西省航天育種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郭銳,西安文理學院黨委委員、生物與環境工程學院院長鮑鋒,西安文理學院生物與環境工程學院副院長張九東,陜西省航天育種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副主任袁國俊等參加啟動儀式。
定邊縣委書記胡統金在致辭中介紹,定邊縣位于陜甘寧蒙交界處,素有“三秦要塞、四省通衢”之稱,土廣邊長、幅員遼闊,油鹽煤氣、風光天地,積淀著深厚的邊塞文化、游牧文化和農耕文化,具備得天獨厚的農業基礎和發展條件,是名副其實的“油海糧倉”。近年來,定邊縣堅持把農業發展擺在突出地位,立支柱、興產業、創品牌、調結構,推動現代特色農業蓬勃發展,先后獲得中國農業發展百強縣、陜西省現代農業強縣、國家整縣環評通過的無公害農產品生產基地等多項殊榮,入圍陜西現代農業五強縣行列。定邊馬鈴薯、蕎麥、羊肉等特色農產品受到國家地理產品標志保護,遠銷海內外,塑造了定邊名優綠色產品的好品牌,奏響了綠色定邊發展的好聲音。
胡統金表示,定邊縣將以航天農業鄉村振興為契機,聚焦打造優勢農產品生產功能區、國家級航天農業科普教育基地,以及航天軍民融合農業雙創孵化基地“一區兩地”目標,加快推進數字農業、智慧農業和生態農業發展,推動定邊由農業大縣向農業強縣邁進,助推實現打造國家級清潔能源示范區、西部旱區生態農業示范區和陜甘寧蒙交界最具競爭力的省際區域中心“三大目標”。
郭銳在致辭中說,現代農業的發展,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航天農業是航天科技與農業技術應用深度融合的科技創新技術體系,是未來農業發展的高新技術集成。航天農業鄉村振興百縣計劃啟動儀式首戰安排在定邊,意義重大,定邊需要屬于自己的鄉土品種、地方產業、地方品牌、科技人才和引領定邊發展的高新技術。讓航天農業助力精準扶貧,服務鄉村振興,未來的定邊,一定是沙漠中的綠洲,生態新環境,科技新高地,假日伊甸園。
啟動儀式上,西安文理學院與中共定邊縣委簽署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定邊縣聘請郭銳、鮑鋒、張九東、袁國俊為定邊縣高質量發展決策咨詢智庫專家;定邊縣農業農村局局長羅志崗向袁國俊移交了定邊縣航天搭載材料。
據了解,航天育種是利用太空特殊的環境誘變作用,使種子產生變異,再返回地面培育作物新品種的育種新技術。航空育種具有有益的變異多、變幅大以及高產、優質、早熟、抗病力強等特點。定邊縣是航天農業鄉村振興“百縣計劃”啟動的首站,定邊優質蕎麥、糜子、苦豆子、甘草、苦蕎、黃豆等航天搭載材料已移交完畢。
編輯: 孫璐瑩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