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国产精品亚洲综合在线观看,色综合久久中文字幕综合网小说,久久精品国产2020观看福利

【決勝2020】陜西佛坪:“鄉村旅游+產業扶貧”打造地方文旅扶貧新格局

2020-11-20 11:34:39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摘要]“我們村是中央網信辦的一個定點幫扶村,這些年在中央派駐的第一書記的帶領下,我們村從傳統的農業發展思路轉變成圍繞鄉村旅游開展的產業模式,現在已經形成幾個固定的增收產業,全村的24戶貧困戶全部實現脫貧。”...

  國際在線陜西消息:“我們村是中央網信辦的一個定點幫扶村,這些年在中央派駐的第一書記的帶領下,我們村從傳統的農業發展思路轉變成圍繞鄉村旅游開展的產業模式,現在已經形成幾個固定的增收產業,全村的24戶貧困戶全部實現脫貧。”11月18日,由中央網信辦網絡新聞信息傳播局主辦,河北、湖南、陜西等11省份網信辦共同承辦的“決勝2020”網絡主題活動采訪團走進漢中佛坪縣,了解佛坪縣產業發展變化。

  佛坪縣地處秦嶺南麓腹地,總面積1279平方公里,總人口3.5萬人,其中農業人口為8519戶2.6252萬人,是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國家連片特困地區扶持縣和省級革命老區縣。全縣有19個村被列入國家旅游扶貧重點村。為了讓全縣貧困人口能夠盡早脫貧致富,佛坪縣把旅游業做為擴寬群眾增收的主渠道,作為激發縣域經濟活力的突破口和支柱產業,牢固樹立“脫貧攻堅是最大的政治,旅游扶貧是最有效的手段”,堅持“生態立縣、旅游富民”脫貧路徑,以全域旅游發展理念,強塑基礎設施,打造溝峪旅游景觀,拉大景區范圍,做大旅游業規模,引導農民直接或間接從旅游產業就業增收。

  2018年底,佛坪縣被陜西省政府批準脫貧摘帽、退出貧困縣序列,實現了整縣脫貧的階段性發展目標。

  網信力量精準施策助力脫貧 成就佛坪“金銀谷”

  一條條村道、橋梁與村組戶、產業園、通鄉公路、108國道回環相連;百畝七彩百合花卉基地的百合花競相綻放,一座座民居、樓房掩映其間;“貝殼山居”精品民宿已具雛形,清新古樸;村后的水塘,涼亭、長廊環繞著碧水,湖光山色美不勝收;10萬袋規模的香菇產業園正在出菇;綠野仙棕生態床墊廠正忙著遷建……這是佛坪縣“十八谷”之一的“金銀谷”——西岔河鎮銀廠溝村鄉村振興的喜人景象。

【決勝2020】陜西佛坪:“鄉村旅游+產業扶貧”打造地方文旅扶貧新格局

  銀廠溝村黨支部書記馬光明介紹村內香菇產業發展情況

  “我們村這幾年發展得這么好,離不開中央網信辦的幫扶。”銀廠溝村黨支部書記馬光明說。

  2016年,中央網信辦對口幫扶佛坪縣,將銀廠溝村列為重要幫扶點,下派了駐村第一書記。在中央網信辦的幫扶、指導下,銀廠溝堅持走“規模化、集約化、規范化”的路子,大力發展村集體經濟,采取一業(鄉村旅游)突破,多元發展的方式,流轉“山、林、地、房”整合資源,全力打造佛坪十八谷之“金銀谷”。銀廠溝村通過流轉7戶土坯房打造貝殼山居精品民宿,流轉土地發展20畝車厘子和100畝四季玫瑰、百合花卉基地,流轉山林發展300畝獼猴桃采摘觀光園,圍繞山棕資源優勢建設山棕床墊加工廠,建成年產50萬袋香菇的菌種制袋廠,改造二組水塘打造休閑垂釣園。同時,銀廠溝村持續鞏固大鯢特種養殖、苗木、板栗等傳統產業,組織本村群眾在縣城創業開辦個體商戶18戶,形成了家家有產業、戶戶無閑人的可喜局面。

【決勝2020】陜西佛坪:“鄉村旅游+產業扶貧”打造地方文旅扶貧新格局

  銀廠溝村“貝殼山居”精品民宿外景

  經過中央網信辦牽線搭橋,貝殼找房捐贈700萬元幫助銀廠村利用閑置的老院子,實施“貝殼山居”精品民宿建設,共16間客房,有餐廳、書吧、手工藝體驗區等,集食宿娛服務于一體,目前已基本完成主體建設,計劃2021年“十一”接待游客。

  馬光明告訴采訪團,下一步村里將以“金銀谷”新型農業觀光產業園現有規劃為基礎,持續流轉土地,加快推進“網紅小鎮”建設,以特色產業為依托,發展電商驅動的“網紅經濟”,開發山地旅游和電商培訓,建成直播網紅培育示范基地,將該村打造成山地旅游度假“網紅村”,幫助群眾持續穩定增收,帶動周邊鄉村發展。

  全域旅游多元發展 特色脫貧產業格局“鼓腰包”

  沙窩村位于陜西省漢中市佛坪縣長角壩鎮,過去被稱為“沙窩子”,曾經被當地人調侃為“大山里的大山”。近年來,沙窩村以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為著力點,多項舉措并行,讓沙窩村煥然一新,處處充滿了生機……

【決勝2020】陜西佛坪:“鄉村旅游+產業扶貧”打造地方文旅扶貧新格局

  沙窩村村民晾曬的山茱萸

  “圍繞鄉村旅游發展、美麗鄉村建設, 依托“兩大路”環線,累計投入5400萬元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建成了旅游接待服務中心、沙窩社區服務中心、大灣山茱萸觀光園停車場、復興寺民俗廣場、農耕文化體驗區水車造景及涼亭綠蔭步道、自行車賽道、紅25軍舊址保護維修及一期成列布展、妖精譚至紙坊坪旅游步道、垂釣魚塘等一批旅游基礎設施項目。”長角壩鎮人大主席李昌學說。他介紹,發展旅游業的同時,沙窩村還持續壯大林下經濟、特色養植等產業,目前全村共發展山茱萸6500畝、板栗350畝、豬苓5萬平方米、天麻1萬平方米、中蜂1470箱、冷水魚25萬尾,山茱萸示范園區2處、豬苓示范基地2個、冷水魚養殖場2個,組建了以山茱萸、中蜂、豬苓、土雞等產業為龍頭的農村專業合作社6個、家庭農場4戶。2017年,沙窩村成立村集體經濟合作社和互助資金協會,持續帶動群眾致富、經濟增收。

【決勝2020】陜西佛坪:“鄉村旅游+產業扶貧”打造地方文旅扶貧新格局

  沙窩村村民阮鳳琴介紹自家農家樂經營情況

  有了景區景點的支撐,農民旅游致富的路子越走越寬。目前,沙窩村發展農家樂、農家賓館12戶,業主年經營收入從10萬元至20萬元不等,曾經的貧困戶代輝就是其中之一。

  據代輝妻子阮鳳琴介紹,早幾年,由于身體原因及兩個小孩上學,他們家庭的日常開支相當緊張。那時,妻子一邊在縣城陪讀,一邊打零工掙些生活費,家里主要收入全靠代輝在外務工。后來,自己的家鄉沙窩村開始發展旅游業,在村里扶貧干部的鼓勵和幫助下,代輝決定回鄉發展,依靠村里的旅游產業摘去了貧困帽。

  據統計,沙窩村2019年接待游客約1.8萬人次,游客住宿0.9萬人次,村集體經濟合作社收益約為12萬元,于2019年底為84戶每股分紅211元。

  發展“智慧”農業 為佛坪品牌護航

  在佛坪縣西岔河鎮的產業辦,一個香菇質量安全溯源平臺(以下簡稱香菇溯源平臺)為鞏固貧困戶脫貧,打造佛坪香菇品牌提供了支撐。

  據工作人員常玥介紹,西岔河鎮的產業辦融合了物聯網、互聯網、智能控制、視頻分析、大數據可視化等多種信息技術,提高香菇質量和產量,實現香菇農產品質量安全可追溯、生產過程可度量、主管部門可監管的目標。

  “香菇溯源平臺可以實時采集種植大棚的空氣溫度、濕度、二氧化碳、光照度、視頻數據,并能預先設定閾值,參數指標超出閾值范圍可以自動報警;而且大棚設施智能控制系統,參數指標超出閾值范圍可以觸發預定義動作,如開關風機、啟停濕簾、啟動頂噴、打開關閉遮陽膜和卷簾等。此外,大棚種植管理員可以通過手機app對農事記錄過程以圖片、視頻、文字的形式上傳,包括育種、轉色、剝袋、注水、采摘、分揀和存儲等。”常玥說。她介紹,讓消費者在消費之前,就能夠通過一定的方法和手段了解農產品種植和養殖整個過程,也是維護產品品牌的一個好做法。

  據悉,西岔河鎮香菇溯源平臺以香菇種植為主線,采集和分析與香菇質量和產量相關的信息數據。西岔河鎮從香菇種植的源頭開始規范管理,建立香菇生產檔案管理,采集和收集香菇種植信息,包括香菇生產基地、大棚的環境信息采集、農事記錄信息采集、香菇產品信息和香菇質量檢測信息等,最后打印二維追溯碼貼在對應的香菇產品上,做到“一批一碼”,為香菇產品提供身份證明。消費者通過手機掃描二維追溯碼,就能了解該批次香菇產品的所有生產過程與質量安全信息。(文/圖 潘睿)

編輯: 意楊

相關熱詞: 佛坪 鄉村旅游 產業
分享到: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

本網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等,版權均屬各界新聞網所有,任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或其他方式復制發表,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各界新聞網 版權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號:陜ICP備13008241號-1
主站蜘蛛池模板: 蒙阴县| 邳州市| 理塘县| 虎林市| 车致| 镇安县| 太保市| 阿鲁科尔沁旗| 扎兰屯市| 峨山| 夏河县| 同江市| 盱眙县| 太和县| 临潭县| 新昌县| 嘉兴市| 六枝特区| 吉安市| 陇西县| 长葛市| 望谟县| 浙江省| 剑阁县| 瑞丽市| 荃湾区| 体育| 常熟市| 鹤峰县| 黄冈市| 葫芦岛市| 吕梁市| 荣成市| 新闻| 阳西县| 喀喇沁旗| 阆中市| 青龙| 孝感市| 昭通市| 朝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