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產業的發展潛力大,是促進農民持續增收,帶動貧困群眾精準脫貧的重要途徑。
今年商南縣政協九屆四次全會期間,多名縣政協委員聯名提出了《關于強化措施大力發展畜牧產業》的提案。縣政協高度重視,將該提案定為2020年度10個重點提案之一,并作為年度協商調研課題。商南縣政協抽調部分政協委員、相關部門負責人及畜禽養殖大戶,組成調研組深入到4個鎮辦、8個貧困村、10個畜牧養殖大戶,通過查閱資料、實地調查等形式,全面了解掌握全縣畜牧產業發展情況,并召開座談會進行專題協商。
調研組指出,近年來,商南把發展畜牧產業作為扶貧重點產業,推動種養結合和一二三產深度融合,圍繞林下畜禽養殖等,不斷創新畜牧產業精準扶貧模式,但還存在化結構不夠完善,用地、治污成瓶頸,疫病防控、畜牧企業融資困難,帶動作用不夠明顯等問題。
針對調研中發現的問題,商南縣政協建議要充分認識畜牧業在農業結構戰略性調整中的重要地位,結合“十四五”規劃的制定,全力摸清各村能夠適合養殖的場地,做好發展畜禽養殖產業的長遠規劃,將規模養殖場用地納入全縣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并采用土地流轉等方式妥善解決新建養殖小區和養殖場用地難問題,確保全縣畜牧產業長久穩定發展;要把培育龍頭企業作為畜牧業產業化的突破口來抓,研究制定優惠政策,鼓勵龍頭企業發揮技術和市場優勢,與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合作社、農戶等有效對接,通過“公司+農戶”、托管租賃、入股加盟等方式帶動中小養殖場(戶)發展養殖,促進中小養殖場(戶)與現代養殖體系有機銜接,建立集團化經營機制,形成農戶與龍頭企業“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長期合作模式,助力脫貧攻堅,帶動百姓致富。
同時建議,要完善疫病防治服務體系及縣鎮村三級防疫網絡體系,健全動物疫病控制體系及動物疫情監測和信息管理體系,增強對動物疫病的快速反應和防控能力,切實加大對專業人才的引進、培養和培訓力度,逐步解決和提高基層防疫工作的經費投入和技術人員的待遇,充分調動其工作積極性,確保全縣清潔無疫。要加大對畜牧業發展的財政投入,重點用于良種良法推廣、標準化養殖場和基層動物疫病防控監測機構建設。探索設立畜牧產業發展融資擔保基金,以解養殖戶短期資金周轉之急,扶持規模養殖場糞污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理;探索以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解決畜禽養殖污染的新途徑,將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作為連接種養業的重要環節,構建種養結合循環發展的新格局。鼓勵畜牧企業和專業合作社通過改進生產模式、提升產品檔次、創建特色品牌等方式延長產業鏈,延伸價值鏈,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創新流通方式,加強畜禽產品冷鏈物流建設,促進電商與實體融合,通過“公司+農戶”等形式,推進畜牧科技成果轉化,形成“企業+農戶”的利益聯結等長效機制,吸納更多剩余勞動力就業,促進農民增收致富。大力發展無公害、綠色、有機產品和地理標志保護產品,實施品牌戰略,打造高端農產品品牌,實現全縣畜牧產業可持續發展。(記者 王斌 通訊員 張業華)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