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就業,全家脫貧。從鄉間小路到園區大道,從藥材梯田到工廠車間;一個個忙碌的身影,一張張幸福的笑臉,組成了一幅朝氣蓬勃、安居樂業的新畫卷。
不落一戶,不少一人。近年來,商洛市人社局將就業扶貧作為幫助貧困群眾脫貧致富的重要舉措,通過轉移就業、技能培訓、托底安置等方式,分類促進貧困勞動力實現精準就業,持續穩定增收,激活商洛市脫貧攻堅的“一江春水”。
站位高,方向才能明
就業涉及千家萬戶的生計和發展,尤其是對貧困家庭而言,就業是脫貧的基礎。
商洛市有勞動力的貧困戶13.6萬戶,貧困勞動力總數28萬人。貧困勞動力基數大,平均文化程度和技能水平較低,就業難度大、穩定性差,成為貧困群眾脫貧路上的一大“攔路虎”。
在就業扶貧路上,一個貧困勞動力都不能少。在經濟基礎薄弱、產業發展滯后的情況下,如何發揮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力量,助力脫貧攻堅?市人社局立足人社部門職責和商洛實際,高站位謀劃,堅持以“勞務輸出幫就業、技能培訓促就業、扶持創業帶就業、工廠基地托就業、公崗安置保就業”為抓手,創新實施“就業扶貧六項工程”各項舉措。不斷拓寬就業渠道,增加務工收入;創新培訓方式,提高技能水平;優化創業服務,助力成功創業;加快認定扶持,擴充載體就業;分類開發管理,擴大公崗安置。
截止目前,全市實現了13.65萬戶“有勞動力的貧困戶,每戶至少有一人就業”的總體目標,25.9萬貧困勞動力以勞務輸出、自主創業、靈活就業等各種形式實現就業。同時,積極落實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各項政策,全市建檔立卡貧困戶參保43.8萬人,綜合參保率達到99.86%;為34.72萬名60周歲以上人員累計發放養老金19.71億元,待遇享受率保持100%。
任務清,靶向才能準
就業是民生之本,增加就業是最有效最直接的脫貧方式。人社局以“靶向扶持”為引領,針對貧困戶就業問題,厘清思路,明確目標任務,多措并舉,讓每一村、每一戶百姓都成為就業脫貧真正的受益者。
轉移就業“轉”出美好生活。借助專項活動,為貧困勞動力提供就業創業服務近8萬人次,幫扶貧困勞動力實現就業創業超4萬人。通過勞務品牌效應帶動的就業人數超過4萬人。
自主創業走上幸福路。通過優化服務,扶持自主創業,幫助貧困人員成功創業。建成信用鄉村28個,累計扶持貧困勞動力創業1417人,其中467人享受創業擔保貸款共計2772.5萬元。
技能培訓受魚又授漁。對貧困勞動力開展形式多樣的職業技能培訓4.5萬人次。疫情期間,通過開展“百日免費線上技能培訓行動”、“縣校合作”等方式,培訓貧困勞動力5226人,就業率68.1%。
加大公崗安置增收入。保障了“三無”貧困勞動力的就業和收入。利用各類公益性崗位安置貧困勞動力超4.8萬人,其中人社部門安置1.93萬人。
扶持就業載體增崗位。利用建立就業扶貧基地。累計創建省級示范基地3家,發放獎勵資金45萬元;市級示范工廠和基地64個,共發放獎補資金620萬元。全市共認定社區工廠和就業扶貧基地338家,吸納就業6888人。
“找路子”為扶貧“引線”,深化寧商協作,幫助貧困勞動力實現向南京轉移就業3500余人,培訓貧困勞動力1945人,2097名貧困勞動力實現就地就近就業。
助力搬遷戶搬得出穩得住。在300戶或800人以上的69個易地搬遷點設立就業服務站74個,配備專職工作人員80多名,開展政策宣傳、崗位推介等各方面的就業服務,累計幫扶1萬多名易地搬遷貧困勞動力實現了就業。
舉措硬,攻堅才能贏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打贏脫貧攻堅戰,培養一支作風過硬的扶貧干部隊伍是基礎。
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市、縣區人社局分別成立就業扶貧領導小組,由主要負責同志任組長,領導班子成員任副組長,各職能科室和局屬有關單位為成員,抽調精兵強將擔任業務骨干充實工作隊伍,共同搭建全市就業扶貧領導機構。采取局黨組成員每人包抓一個縣區的方法,建立了縣級領導包抓縣區制度,“一對一”定向督導縣區,上下齊心共同推動全市就業扶貧工作有序開展,確保各項政策措施落到實處。
隊伍強,政策實,才能啃下脫貧這塊“硬骨頭”。市人社局圍繞就業扶貧重點工作,先后制定印發了30多份對象明確、措施得力、針對性強的政策文件,細化分解各項具體工作,構建精準識別、精準施策、精準督導的政策體系。
同時,定期開展政策培訓會、宣講會,對縣區就業扶貧工作人員和貧困群眾進行政策宣講和業務指導,助推各項具體政策的有效落實。
此外,還積極向省人社廳爭取資金支持,每年拿出30%以上就業資金用于就業扶貧工作。脫貧攻堅以來,累計為22.8萬貧困勞動力兌付各類補貼2.29億元,其中社保補貼1170萬元,公益性崗位補貼1.13億元,技能培訓和生活費補貼5741萬元,轉移就業交通費補貼2538萬元。擴大了貧困勞動力政策享受覆蓋面,推動了貧困勞動力實現穩定就業、加速脫貧。
“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斗的起點。”商洛市人社局局長張銀強表示,全市人社系統干部職工將就業創業、社會保險等各項工作與脫貧攻堅工作有機結合,穩就業、助脫貧、促增收,全力以赴為全市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步入全面小康社會貢獻智慧和力量。(記者 王斌)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