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界新聞網訊(高敏 記者 李榮)近期,經西安海關現場驗收審核,漢中市佛坪縣秦地南生態漁業產業園獲批成為陜西首家出境水生動物養殖場。這意味著,該企業養殖的水生動物產品獲得出口資質,秦嶺產水生動物即將遠銷海外。
佛坪縣地處秦嶺南麓,是國家南水北調工程的重要水源涵養地。海拔1000多米,植被豐茂、環境優美,森林覆蓋率90.3%,素有生物基因庫、天然氧吧之稱,大熊貓、金絲猴、羚牛、朱鹮秦嶺“四寶”齊聚于此,是“大熊貓的家園”和“中國山茱萸之鄉”。如此獨特的地理位置,讓這里的天然水溫常年保持在18度以下,是最佳冷水魚生存地,也是中國野生冷水魚最密布的地區。
寒冬時節,位于蒲河上游陳家壩尖角子沿岸的佛坪縣秦地南生態漁業產業園里,水美魚肥,又到了開塘上市的好日子。各地客商帶領裝魚工人將一框框鱘魚過秤、裝車,以最快的速度送往目的地。
“這兩年訂單形勢不錯,總有外地的客商說,我們的冷水魚比他們出口的肉質還要好。”園區負責人譚娟說,客商的話提醒了自己,能不能把我們的魚也出口呢?但是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出口需要手續,現在國外疫情這么嚴重,會不會受到影響?
了解到企業的困難和需求后,西安海關所屬漢中海關主動作為,幫助企業進行注冊登記備案,宣貫水生動物出境監管要求,指導養殖場完善安全衛生管理、水生動物疾病防疫、藥物使用制度等質量安全體系,規范企業出口水生動物養殖,降低出口質量安全風險。目前該企業養殖場已完成現場評審,成為陜西首家獲批的出境水生動物養殖場。
“下一步,我們將從加強監管人員培訓,主動協調有資質實驗室,針對性開展進口國家技術性貿易措施研究等方面開展工作。”西安海關動植處高翔介紹。為確保出口活魚各項指標符合目的國要求,該關近期指導企業完善鱘魚養殖全過程監管體系,有針對性地開展水生動物疫病監測和農產品安全風險監控。
譚娟說:“我們冷水魚園區2015年至今帶動貧困戶是330人,一共發放工資400余萬元。在西安海關的幫助下,我們多了出口這個銷路,還能賣個好價錢。明年年產量能達到1200萬元,預計在后期帶動貧困戶每年在30余戶100多人,讓他們能夠長期穩定持續的有一定的收入。”
編輯: 意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