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西安市委文明辦印發《持續深化精神文明教育 大力倡導文明健康綠色環保生活方式的實施方案》,全市將開展九大行動,引導全市人民增強健康理念、養成健康生活習慣,自覺做文明生活的倡導者、時代新風的傳播者、美好環境的捍衛者、健康西安的建設者。
《方案》提出,開展文明餐飲推廣行動。倡導公筷公勺,倡導家庭在日常用餐、節慶聚餐中常態使用公筷公勺,并逐步推動文明餐桌行動向農村地區延伸覆蓋,形成文明健康的飲食風尚。拒絕濫食野味,加大對農貿市場、餐飲行業督導檢查力度,防范銷售、濫食野生動物所引發的公共衛生安全風險。深化光盤行動,繼續深入開展機關企事業單位、學校食堂節約行動,帶動全社會樹立節約意識,減少“舌尖上的浪費”。
開展環境衛生提升行動。打造宜居城市,把愛國衛生運動的工作重心從環境衛生治理向全面社會健康管理轉變,加快推進環境衛生基礎設施建設、綠色低碳交通體系建設、健身場所建設、無煙環境建設,打造健康宜居城市環境。以文明社區、文明村鎮,文明家庭創建為抓手,廣泛宣傳普及健康衛生常識。加大生活垃圾管理法律法規的公益宣傳力度,切實增強群眾垃圾分類意識。健全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獎懲機制。加強公廁文化建設,深化文明公廁宣傳,倡導文明如廁行為。以打造十四運賽事場館周邊、旅游景區、高速公路服務區、公共文化廣場公廁樣板工程為引領,以點帶面推進城鄉公廁提質升級。
開展文明出行倡導行動。倡導文明駕駛,自覺抵制駕車接打電話、車內吸煙、車窗拋物、城區鳴笛、不系安全帶等不良行為,堅決杜絕酒后駕駛、違規超車、闖紅燈、逆行等危險駕駛行為。倡導文明出行。自行車、共享單車騎行者不逆行、不擠占機動車道、不亂停放。常態化開展文明交通志愿服務活動,引導行人遵守秩序、排隊候車。
開展文明旅游踐行行動。倡導文明旅游,監督不文明行為。開展文明旅游點贊活動,引導群眾通過“隨手拍”等形式,點贊旅途中的文明人、文明事。發揮新聞輿論監督作用,對旅游中所發生的不文明行為予以曝光。
開展綠色生活普及行動。鼓勵群眾在日常消費中選購綠色、環保、可循環產品,減少使用一次性筷子、紙杯、塑料袋等制品。倡導從節約一度電、一滴水、一張紙做起,養成簡約適度的消費習慣。加強綠色出行主題宣傳,優化“互聯網+出行”交通信息服務平臺,積極倡導“能走不騎,能騎不坐,能坐不開”的出行理念。
開展移風易俗深化行動。倡導文明節慶,堅持崇儉拒奢,反對鋪張浪費,倡導電話、網絡問候祝福。深入開展家庭家教家風主題教育活動,深化文明家庭創建,把“改陋習、樹新風”納入村規民約修訂之中。充分發揮黨員干部的示范帶頭作用和道德評議會、紅白理事會的引導治理作用。倡導婚事新辦,充分借鑒藍田新婚禮模式,抵制人情攀比,婚鬧等不良習俗。
開展文明娛樂規范行動。推行文明健身,規范廣場舞等群眾健身活動,防止出現擠占場地、噪音擾民等現象。規范文明觀賽,根據電影放映、文藝演出、文化展陳、體育賽事等不同活動特點,通過事前宣傳、事中勸導、事后處罰等形式,引導觀眾克服擁擠插隊、大聲喧嘩、接打電話、追打嬉鬧、丟棄雜物、噓喝倒彩、污損展品等文明失范行為。倡導文明上網,引導網民自覺抵制網絡欺詐、色情、低俗、暴力等有害信息,反對造謠傳謠、網絡暴力等行為,共同營造清朗網絡空間。
開展文明校園培育行動。深入開展文明校園創建,引導青少年從小講衛生、懂禮貌,尚節儉、愛勞動。利用“小手拉大手”等活動形式,帶動家庭成員摒棄不文明行為,養成文明健康生活習慣。
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行動。做好疫情防控,推動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有機融入基層治理體系,發揮文明實踐的強大群眾動員力和社會影響力,助推疫情防控應急管理,做好疫情防控基層動員。部署發動廣大志愿者和志愿服務組織結合本地實際情況,有針對性開展健康知識宣傳、疫情排查巡查、關心關愛服務、心理疏導調適、環境衛生整治等志愿服務活動。(張 端)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