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實習記者 馬少培)4月13日上午,2020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揭曉,陜西西安少陵原十六國大墓考古項目成功入選。
少陵原是西安市東南方向的一塊黃土沉積臺地,處于浐河以西、潏河以東。西安少陵原十六國大墓就位于少陵原之上。2019年至2020年,經國家文物局批準,西安市文物保護考古研究院在少陵原區域配合基本建設,考古發掘了三座十六國時期高等級墓葬,出土共計278件隨葬器物以及土雕建筑、壁畫。
焦村十六國大墓,編號焦村M25、M26為東西并列的兩座十六國大墓,相距32米;中兆村十六國大墓,編號中兆村M100,位于焦村十六國大墓以東5.6公里處,該墓北距漢宣帝杜陵3.6公里,南距許皇后陵4.1公里。本次考古發現的這三座墓葬,規模巨大、形制特殊、結構完整,出土土雕建筑模型、巨幅壁畫且皆為兩室以上的大墓,應是十六國時期高等級墓葬,對研究十六國時期大型高等級墓葬的分布、結構等中國古代陵墓制度考古具有重大價值。從整體形制、布局到隨葬器物,既有顯著的中原傳統漢文化特點,又具有少數民族文化特色,該墓的發現為研究文化交流、民族融合提供了新的、極具價值的資料,體現出中原文化強大的輻射力及影響力,反映了中華文明由多元到一體的歷史演變過程。
編輯: 孫璐瑩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