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李瑋)陜西是全國蘋果大省,果業收入更是延安農民的重要收入來源。“增產不增收”是困擾革命老區群眾尤其是貧困群眾的頭等難題,“缺龍頭企業、缺收購資金、缺及時收儲”也是延安蘋果產業發展的最大瓶頸。
為解決老區群眾“急難愁盼”的關鍵問題,國家開發銀行陜西分行通過深入調研,創新“12321”模式,即設計一種金融產品、明確兩條管控路徑、確定三個合格借款人、協調兩家擔保主體、服務一個優勢特色產業,兩年累計向延安地區發放蘋果收購專項貸款20億元,惠及果農4萬多戶、合作社216個,帶動2896戶貧困戶脫貧增收,有力支持了延安蘋果產業高質量發展。延安市政府向國家開發銀行致信感謝,并授予國開行陜西分行“支持延安市蘋果產業后整理工作特別貢獻獎”。
今年以來,國開行陜西分行按照“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清單要求,將繼續加大對延安蘋果產業的支持力度,幫助革命老區群眾持續增收。為把群眾實事辦好、好事辦實,延安模式的成熟經驗將推廣至榆林、渭南、銅川等蘋果主產區,推動陜西現代農業實現高速發展,助力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編輯: 孫璐瑩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