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界新聞網訊(記者趙坤)“叔,剪好啦,你看看還滿意不。”
“好得很,辛苦俺娃了。”
“不客氣。姨,你坐過來吧,給你剪。”
4月27日下午,跟隨省婦聯與中國網絲路中國頻道組織的“黃河女兒行——尋訪黨史路上的巾幗初心”主題采訪團剛到韓城市晨鐘村,村委會廣場上一角幾名穿著紅馬甲的志愿者為老人修剪頭發的一幕就吸引住了記者。
交談下來得知,為老人修剪頭發的女性叫張紅梅,是晨鐘村7組村民,20年來,她和同伴們每個月都會定期在村廣場擺下“宴臺”,免費為全村的老人修剪頭發。
“村里一直對我們村民都很在心,大家都有門面房,生活好了,我就想著能為大家做些啥,就這樣弄下來了。”對于為無償付出,張紅梅顯得很自然。
其實像張紅梅這樣的人,在晨鐘村還有很多。
連年來,在村委會的盤活下,晨鐘村集體經濟和村民生活水平穩步提升,截止2020年底,全村社會總產值達到8.45億元,村民人均收入31500元。
生活有了保障,村民的精神面貌也要跟上,為了提升村子“軟”面貌,在各級婦聯部門以及村黨委的重視支持下,晨鐘村婦聯以婦女兒童工作為抓手,不斷提高發展服務產業和創業就業能力強化鄉村治理,充分發揮村婦聯作用,按照“12345”工作法,全力推進婦聯組織嵌入治理體系、婦女工作融入治理建設、巾幗力量加入治理隊伍,組建了超過300余名婦女參與的鑼鼓、手鼓、舞蹈、旗袍、合唱五支巾幗志愿者服務隊伍,通過文化下鄉、關愛服務等特色活動,團結帶領全村婦女在基層社會治理中貢獻巾幗力量。
“我們志愿者服務隊平時回去敬老院,幫助老人打掃衛生,還有剪指甲,有時還會給他們表演節目。” 該村巾幗志愿者服務隊隊員楊改霞說到,自從村里設立這些志愿服務隊以來以來,感覺到自己的思想覺悟都提高了,村風也越來越文明。
突出“婦”字特色,發揮“聯”字優勢,晨鐘村婦聯主席楊紅梅表示,下一步,晨鐘村將進一步把婦聯工作與全村中心工作同規劃、同部署,以“建設美麗晨鐘,爭創全國三八紅旗集體”為奮斗目標,主動出擊,做實“鄉村振興巾幗行動”,做細家庭文明創建活動,做好婦女兒童維權,以扎扎實實的干勁闖勁,團結帶領廣大婦女為打造鄉村振興韓城樣板作出應有貢獻!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