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2021年陜西省慶祝“五一”國際勞動節暨表彰大會在西安舉行。陜西省委書記劉國中、省長趙一德會見獲獎代表。省委副書記胡衡華、省總工會主席郭大為、副省長程福波參加會見并出席大會。獲得今年全國和陜西省五一勞動獎的代表,濟濟一堂,接受省委、省政府的隆重表彰。
4月27日上午,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2021年慶祝“五一”國際勞動節暨“建功‘十四五’、奮進新征程”主題勞動和技能競賽動員大會,表彰了獲得全國五一勞動獎狀、全國工人先鋒號的優秀單位集體,以及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的優秀個人。陜西省共獲得 13 個五一勞動獎狀。
“服務國家戰略,扛起央企責任,把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轉化為企業使命,這是我們的精神基因,也是我們向著鑄造百年品牌目標努力的不竭動力。”獲得全國五一勞動獎狀的中國電建集團西北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下稱“西北院”)黨委書記、董事長廖元慶如是說。
69項國家級科技進步獎、402項授權專利、131項國家或行業標準、26部技術專著……數字背后,有追夢人滾燙的青春,有建設者鮮活的故事,還有一家企業為“中國制造”發光發熱的初心與使命、一個品牌為“基業長青”再接再厲的光榮與夢想。70年來,西北院用科技創新筑夢高質量發展。
“大國重器”托舉夢想
1950年10月16日,蘭州水力發電廠籌建處成立,隸屬原燃料工業部,為西北院前身。以此為發端,西北院在拓荒中國水電的道路上,蹣跚起步。前面是滾滾黃河,身后是萬家燈火。一個個工程背后,寫滿了數不清的磨難,凝聚著幾代人的奮斗。
70年間,西北院先后完成140 余座水電工程的勘察設計,劉家峽、碧口、龍羊峽、李家峽、寶珠寺、公伯峽、拉西瓦等水電站,分別成為我國不同歷史時期水電建設的里程碑工程,代表著不同時期的中國水電技術水平,創造了多項世界或中國第一,見證了中國能源產業的“自主崛起”。他們,是當之無愧的“大國重器”。
這些工程的歷史切片里,包含著西北院科技創新的基因:劉家峽第一張平切圖、碧口電站把半空間赤平投影方法擴展到全空間應用于巖體穩定分析、龍羊峽壩基巖體穩定性評價及可利用巖體質量研究……西北院攻克的諸多“卡脖子”技術,正是一個大國一步步攻克核心關鍵技術的真實寫照。
“國家前途”激發活力
“國家的前途就是你的前途,國家的需要就是你的需要。”這句話是中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西北院原院長石瑞芳老人常與晚輩后生聊起的話題。
在清潔能源開發的征途上,一個個載入史冊的電站奠定了西北院在水電領域的地位,改革開放后,我國能源需求不斷增長,西北院以水為源頭積蓄的開拓力量,在“天地風光”中持續釋放。
西北院先后承擔了4 個國家級千萬千瓦級風電基地的規劃,承擔了甘肅酒泉風電基地1180萬千瓦、新疆哈密風電基地 800 萬千瓦風電場的勘測設計。2012年,西北院完成了國內首個千萬千瓦級光伏基地——青海柴達木光伏基地規劃,自2016年起策劃并成功獲批5個光伏領跑者基地。據統計,西北院勘測設計且已建成的清潔能源總裝機容量近1億千瓦,大約20天的發電量即可滿足2020年西安市全年生產生活用電。
“十三五”時期,能源消費增速趨緩,發展質量和效率問題突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刻不容緩,能源轉型變革任重道遠。潮汐能、太陽能、生物質能、氫能利用等,相繼列入西北院“發展清單”。
“我國力爭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已經成為一場廣泛而深刻的經濟社會系統性變革。服務國家“雙碳”戰略,西北院立足“多能互補”先發優勢,綠色為體、創新為翼,發展坐標越來越明晰。
“百年品牌”指引征程
近年來西北院在水生態環境治理、基礎設施建設領域的奮發作為,繪出了一張張細膩的“工筆畫”。
馭黃河,越長江,從源流到支流,從雨量到泥沙,因水而生、因水而興的西北院深諳水性。作為內行,西北院很快切入到了亟需解決頑疾的水生態環境治理領域。秉持“流域統籌、系統治理”,“科學治水、規劃先行”的原則,西北院從正本清源入手,提出了河湖工程治理的新范式。
為者常成,行者常至。西北院以“螺螄殼里做道場”的匠心展開研究,剖析水資源、水安全、水循環、水生態、水景觀、水文化、水經濟、水管理,形成了“八位一體”的治水方針,近年來,運用在黃河、漢江、渭河、涇河、黑河、洛河、延河、石川河、兆河、茅洲河、巢湖等特點各異的河湖上,成績斐然。
與此同時,把握國家加大基礎設施建設的政策導向,專注于人居環境改善,西北院在清潔能源開發、水生態環境治理之外,還搭建起了基礎設施建設的業務骨架。
央企擔當踐行責任
聚焦“國內領先、國際知名的科技型工程公司”的企業愿景,西北院綜合實力大幅提升。近三年,營業收入245.88億元,利潤總額10.64億元。納稅總額8.08億元,連續多年被評為A級納稅人和雁塔區納稅突出貢獻企業。派出干部掛職中組部、團中央博士服務團,向地方政府機關派出掛職干部30余人。主動融入地方經濟社會建設,憑借自身優勢,充分發揮政府“智囊”作用,地方影響力不斷提升。
主動履行央企的政治責任和社會責任,持續開展“一村一縣”扶貧工作,以產業扶貧、消費扶貧、就業扶貧為主要途徑,先后累計投入扶貧資金386萬元,助力陜西省周至縣三合村、石泉縣脫貧摘帽。西北院獲“陜西省駐村聯戶脫貧考核優秀等次”,“陜西省聯縣包村扶貧考核優秀等次”,連續三年獲“陜西省助力脫貧攻堅良好企業”。2020年響應省總消費扶貧號召,完成消費扶貧任務100萬元。扶貧工作事跡得到新華網、中青網、陜西省扶貧網、中國電力報等媒體報道。(孟星辰 通訊員 李佩林)
編輯: 孫璐瑩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