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界新聞網訊(記者 謝昊天 通訊員 張恤民)初夏時節,走進朱鹮之鄉洋縣,碧水蜿蜒、青山染翠、景色絢麗,處處洋溢著人與自然共生共融的和諧之美,這一切都得益于朱鹮保護。
自1981年5月重新發現了世界上僅存的7只野生朱鹮,洋縣拯救朱鹮和強化生態保護的工作從未停歇。40年來,洋縣生態環境越來越好,朱鹮種群越來越大。
好生態就是最大的本錢。圍繞朱鹮保護,洋縣大力實施“生態立縣”戰略,積極推進綠色產業發展,走出了一條以發展理念轉變引領發展方式轉變、以發展方式轉變推動發展質量和效益提升的“生態引領綠色蝶變”軌跡。
從2005年開始,根據李佩成等部分兩院院士的建議,洋縣以“朱鹮保護”為基礎,以“標準、認證”為手段,以“品牌戰略”為重點,把“有機洋縣”列入“六個洋縣”建設重要位置,著力發展有機產業。
龍亭鎮杜村蔬菜種植戶雍黑旦說,他家種的西紅柿從育苗到果實成熟,中間的管理全部按照有機標準進行,施用的肥料也是腐熟的農家肥,質高價廉,每到收獲季節,供不應求。
馬暢鎮高堡村村民韓偉也是發展有機產業最大的受益人之一。他每年種植有機黑谷都在20畝以上,不但收入可觀,而且還能趁著農閑到收購自家黑米的永輝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務工增加收入。
據永輝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王永輝介紹,通過這些年的實踐,發展有機米使公司和群眾實現雙贏,公司不但自己有基地300多畝,還以“公司(合作社)+基地+科技”的運作模式,發展訂單農業5000多畝。
目前,該縣已累計認證有機產品15大類85種14.42萬畝,發展有機生產企業30多戶,成功創建全國首批“國家有機產品認證示范區”“全國朱鹮生態保護產業知名品牌示范區”和“國家農業綠色發展先行區”,真正成為西北有機第一縣。
同時,洋縣還借助朱鹮發現地的獨特優勢,注冊“朱鹮”牌商標6大類50多種,朱鹮生態有機區域品牌價值達76億元,穩居中國區域品牌價值百強榜,洋縣有機產業園區被認定為省級農產品加工示范園區,“朱鹮”和“有機”成為洋縣最耀眼的兩張名片。
翩翩兮朱鷺,來泛春塘棲綠樹。依托保護朱鹮造就的優越生態環境,2010年以來,洋縣還圍繞打造國內一流生態旅游目的地目標,積極實施“旅游+”融合發展,旅游發展模式由單純的景點景區旅游向全域旅游發展轉變。
該縣先后精心打造了長青華陽、朱鹮梨園、蔡倫墓祠、金沙湖4大景區和漢水生態風景線、洋華路旅游專線、北部環線3條鄉村觀光風景線,并開發建設了儻水麗苑、金沙湖、金水銀灘等一批重點旅游項目,全面推進鄉村旅游連點成線。
同時,該縣還結合有機產業發展借勢而為、順勢發力,在已經產生明顯社會影響和基礎設施相對完善的行政村,進一步統一規劃建設,搞好綠化美化。通過交通基建、融資擔保、土地使用等政策扶持,鼓勵支持企業、個人依托當地蔬菜、木耳、香菇、五彩米、梨、葡萄等優勢特色產業開發休閑農業,創辦休閑農業產業園、示范園、休閑農莊和休閑農家。
華英是紙坊街道辦事處草壩村2組村民,酷愛朱鹮的他,發現外地觀鳥達人到洋縣后難覓朱鹮蹤影,經常郁郁而歸。2006年他發起成立洋縣朱鹮愛鳥協會,并擔任會長,幫助外地朱鹮愛好者尋找朱鹮,為他們提供拍鳥、住宿、觀光一條龍服務,當起了當地有名的“鳥導”,不但富了農家更方便了游客。五年來,洋縣累計接待游客3570萬人次,實現旅游綜合收入180億元。
如今,一幅美麗畫卷在洋縣這片充滿希望的大地上徐徐展開,以朱鹮效應為主體的綠色產業鏈正在鹮鄉大地日益壯大。
編輯: 意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