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界新聞網訊(來昌榮)為加快陜西省民辦高校高質量發展,推進高水平民辦大學建設,共商新時代背景下民辦高等教育發展大計,促進民辦高等教育事業持續健康發展,由陜西省社科聯、陜西省中華職業教育社、陜西省民辦教育協會為指導單位、西安外事學院主辦的“高水平民辦高校建設專題研討會”于2021年5月22日在西安外事學院隆重召開。出席會議的領導、專家學者和嘉賓有:陜西省民辦教育協會會長郝利生、副會長兼秘書長第五太卓,陜西省中華職業教育社副主任、秘書長王彥平。
會議邀請北京大學教育學院閻鳳橋教授,中國民辦教育協會研究分會理事長徐緒卿教授,蘇州大學教育學院王一濤教授,西安交通大學人文學院陸根書教授,中國民辦教育協會高等教育專業委員會常務副理長李維民研究員等五位專家作專題報告。西安外事學院董事長、校長黃藤教授,陜西科技大學教育學院院長劉正安教授,陜西省教育科學研究院高等教育研究中心主任郭煒研究員,西安財經大學行知學院校長蘇永樂,西安工商學院校長葉曲煒,西安健康工程職業學院校長張艷,陜西國際院董事長趙超,陜西國際商貿學院校長張輝,陜西中北專修學院副校長曹會強,西安生物醫藥技術專修學院院長劉金田,西安海棠職業學院校長馮居秦,西安交大城市學院院長陳光德,西安高新科技職業學院副院長于萍,西安理工大學高科學院副院長郝華寧,西安醫學高等??茖W校副校長劉澎濤,陜西現代教育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齊博文,陜西服裝工程學院副校長李宗領,西安歐亞學院校長助理趙軍鏡等省內有關民辦高校代表,以及西安外事學院部門負責人、二級學院院長共計80余人參加會議。
第五太卓和黃藤分別代表指導單位和主辦單位致辭。會議由西安外事學院七方教育研究院副院長李明富主持。
第五太卓在致辭中說,這次會議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辦教育促進法實施條例》剛剛頒布之后召開,具有特別意義。必須堅持立德樹人,落實以人為本,要在這方面真下功夫,做大文章,這是高水平民辦高校建設的關鍵和前提;高水平民辦大學建設是一項長期戰略任務,要從基礎做起,理論先行,大膽實踐,深入調查研究,借鑒國外知名私立大學先進理念和成功經驗,堅定走中國特色高水平民辦大學建設發展之路。
黃藤在致辭中說,這次高水平民辦高校建設研討會是一次高端論壇,會議邀請了國內知名專家學者作專題報告、學術交流和辦學經驗分享,是非常難得的學習交流機會,具有非常現實和深遠的意義。因為中國民辦大學在不同時期有不同的責任,隨著我國高等教育毛入率的不斷提升,人們對能上大學的渴望已逐漸轉變成為要上好大學的需求,這就給我們提出了民辦大學不斷提高質量提升水平來滿足社會對高等教育高質量的需求。目前來看,無論高職院校,還是應用型本科高校,都在向高水平大學行列邁進。他相信,今天專家學者的真熾灼見,一定能給大家以啟發,我們集思廣益,積極行動,為滿足國家、社會和人民群眾的需要而共同奮斗。
徐緒卿教授在《建設高水平民辦高校 促進民辦高校高質量發展》報告中指出,建設高水平民辦大學要從建設的背景、建設的必要性、建設的路徑選擇和頂層制度設計安排,進行深入的理論研究和實踐探索。為此,他提出五點建議:第一,教育部實施開展“高水平民辦高校建設專項工程”,制定建設方案,先期建設一批國家級高水平民辦高校示范校;第二、選撥一批民辦院校重點專業、特色專業進行重點建設,引導民辦院校將體制機制特色內化為辦學特色,提升民辦高校整體培養能力和辦學水平;第三,中央財政設立“高水平民辦高校建設專項資金”,并列入財政預算,從經費保障支持高水平民辦高校建設加快推進;第四,鼓勵省級政府配套實施“高水平民辦高校專項工程”,擴大項目受益面,推動項目建設取得實效;第五,民辦院校要積極參與高水平大學建設,始終堅持依法辦學、自主管理、提高質量、辦出特色為導向,把辦人民滿意的高等教育作為崇高使命和職責,把辦優質民辦院校作為追求目標和發展動力,努力成為高水平民辦大學,躋身國家高水平大學行列。
西安交通大學人文學院陸根書教授在《對高質量高等教育體系建設的思考》的專題演講中,以高質量高等教育體系建設為視角,就建設高質量高等教育體系的必要性、高質量高等教育體系的特征、怎樣建設高質量高等教育體系等三方面進行分析。他強調建設高質量高等教育體系是新發展形勢、新發展階段、新發展理念、新發展格局提出的必然要求。陸根書認為:高質量高等教育體系應該提供更高品質的教育,讓學生得到主動充分發展;高質量高等教育體系應該提供公平的高等教育;高質量高等教育體系應該提供更高效率的高等教育;高質量高等教育體系應該提供結構優化的高等教育;高質量高等教育體系應該提供引領未來的高等教育;怎樣建設高質量高等教育體系?他提出四點思考:第一,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第二,促進高等教育優質、公平、多樣、均衡、開放發展建設高質量高等教育保障體系;第三,健全高校科技創新體系,助力科技自立自強;第四,建設服務全民終身學習的高等教育體系。
北京大學教育學院閻鳳橋教授通過視頻連線作了題為《民辦教育的轉變——從選擇優勢到社會責任》的報告。他在報告中針對某些民辦學校與高收入階層子女接受教育之間的對應關系問題進行了深入分析,這方面《民辦教育促進法實施條例》進行了規制,這預示著在新發展階段,新的的社會發展情形下,我國民辦教育已從選擇優勢轉向社會責任過渡。通過國際比較研究可以看出,隨著民辦教育辦學效率與公平關系的調整,民辦教育要保持其正常辦學和高質量發展,除了提高自身治理水平外,仍需要政府在財政投入等方面給予支持,營造有利于克服功利主義傾向的良好社會氛圍。
蘇州大學教育學院王一濤教授作了題為《高水平民辦大學的國際經驗與中國路徑》的報告。報告側重從我國高水平民辦高校建設的現實、世界新型私立高校的發展現狀和典型特征、建設高水平民辦高校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建設高水平民辦高校的對策建議等四個方面進行論述。他指出,世界大多數私立高校都經過長時間積累,如哈佛大學。還有部分國家出現一些新型的私立高校,如創辦于1986年的韓國浦項科技大學,創辦于1997 年的美國歐林工學院,創辦于2009年的沙特阿卜杜拉國王大學,創辦于2013年的美國密涅瓦大學等都表現出良好的發展勢頭。這些大學的快速發展有如下特征: 一是雄厚的辦學資金支持;二是小而精的辦學規模;三是優秀的人力資源支撐;四是新型的辦學理念;五是強調與產業界緊密結合。他提出三條對策建議:第一,搭建各級政府重點支持、社會資金競相涌流的合作框架;第二,完善基金會辦學模式的制度設計;第三,創新高水平民辦高校的辦學體制機制。
中國民辦教育協會高等教育專業委員會常務副理事長李維民研究員作了《高水平民辦高校建設探究》的演講。他從高水平民辦高校建設的背景、必要性、可行性,高水平民辦高校立項建設的基本條件,高水平民辦高校建設思路和目標,高水平民辦高校建設指標體系設計,建設高水平民辦高校保障措施等六方面,著重從理論和實踐層面進行了深入分析。他強調,新時期推進高水平民辦高校建設,是促進高等教育普及化,建設高等教育強國的需要;是深化教育體制改革,確保分類管理政策實施的需要;是民辦高校做強做特做優,自身發展的現實需要。同時,具有建設高水平民辦高校的良好基礎;地方政府推進高水平民辦高校建設的積極性;國家教育強國推進工程布局的支持。他認為,高水平民辦高校立項建設應具備8個基本條件:一是黨建及思想政治工作成效突出;二是現代大學治理體系日臻完善;三是辦學條件達標運行良好;四是師資隊伍建設成效顯著;五是人才培養質量得到社會認可;六是服務社會能力明顯提高;七是國際交流與合作有成效;八是學校文化建設有特色。
西安外事學院七方教育研究院副院長李明富研究員在會議結束時講了幾點感受:第一,會議圍繞高水平民辦高校建設這一主題,各位專家以獨特的視野視角,深刻的理論分析,鮮明的觀點思想,豐富的內容和經驗借鑒,給與會代表奉獻了一場高水平的盛宴,大家收獲多多;第二,民辦高校的辦學者、實踐者更有發言權,其成功經驗和模式最具權威性和借鑒推廣價值;第三,“高水平民辦大學”建設始終需要法律法規給予規范和政府頂層制度安排,包括財政經費支持;第四,“高水平民辦大學”是我們心中的夢想,是我們一直追求的目標!我們深知,距離這一目標,路很長,我們始終需要理論的指導,需要為之不懈的奮斗!我們堅信,未來中國一流大學排行榜上乃至世界一流大學排行榜上一定會有陜西民辦高校的名字!
編輯: 孫璐瑩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