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6日下午,吳堡縣科協組織全縣20余名優秀科技工作者代表,前往寇家塬鎮李家塔村日光溫室、馮家塬村蠶桑養殖示范點、豐潤現代農業園區,通過參觀學習、交流經驗、現場觀摩,把科技送到群眾身邊,讓科技在田間地頭發揮作用。
讓科技助力農民增收
“你看,像這種枝椏,可以掐掉不要。這些都是多余的,無論多么茂盛,對結果實無益。棚里的溫度、濕度、光照條件,直接影響蔬菜的生長發育,只有科學管護,才能創造出讓蔬菜優質、高效生長的有利條件。”陜西果業集團黃河有限公司的李張鎖,既是“吳堡縣優秀科技工作者”榮譽稱號獲得者,也是日光溫室大棚的技術指導,他對著大棚里的農民耐心地指導著。來自全縣各行業的優秀科技工作者代表們也跟著認真傾聽,他們詳細了解了溫室大棚的生產運營,觀看了西紅柿等果蔬的生長情況,實地體會了科學技術為現代農業帶來的好處。
李張鎖向大家介紹:“這里種植的西紅柿品種叫普羅旺斯,吃起來酸甜可口,市場上很暢銷,這也得益于我們日常的精細管理。科學種植,能增加產量,更能增加農民的經濟收入,還能讓大家看到了科技的力量,喚起大家的科學意識。”通過交流學習,參觀者在體驗中,真正學習了解了科技知識在助力農業產業發展上的重要作用。
讓科技助力鄉村振興
來自全縣各行業的20余名優秀科技工作者和附近的養蠶戶,站在桑樹下耐心地傾聽專業人員講解有關桑蠶養殖的技巧。而主講人正是在農業系統摸爬滾打了三十多年的縣果桑產業服務中心主任、高級農藝師郭增文。作為“吳堡縣優秀科技工作者”中的一員,他曾積極參與了全縣山地蘋果、吳堡青梨、低產桑園改造、設施蔬菜等建設項目,并取得了顯著成績,使科技在吳堡大地生根、發芽、開花、結果。
“要想種植好桑樹,多產桑葉,就要及時做好澆水、追肥、除草、防蟲等管理,但我們這缺水,有時候澆水跟不上,也容易影響桑葉生長。”他指著桑樹肥大的葉子,熱情地向大家詳細介紹了桑樹的種植技巧和養蠶的管理經驗。
站在黃土高原的梯田上,郭增文耐心細致地講解著科學技術在養殖產業上發揮的作用,所有人都屏息凝神,認真傾聽。一個科普的課堂,一次成果的展示,讓來自不同行業的科技人才們,精神更加振奮,在科技領域遨游的決心更加堅定。
讓科技為群眾“辦實事”
“縣上的技術員每個月都來,只要有技術問題,他們就過來指導,確實對我們幫助很大。”面對長勢喜人的青梨樹,豐潤現代農業園區的管理員張治義感激地說:“園區現在共有50畝青梨樹,400畝蘋果樹,加上其它樹頭,一共有560畝。沒有農業系統專業人員的技術指導,根本管理不好這么多樹木。”
在豐潤現代農業園區里,漫山遍野的青梨樹、蘋果樹向陽而立,樹上綠油油的葉子隨風搖擺,發出“沙沙”的響聲,來自縣農技中心的李增玲感嘆道:“科技為群眾帶來的好處是實實在在的,作為年輕人,我們以后一定要學好技術,用好技術,讓科技真正造福群眾,真正為群眾解難題、辦實事。”(記者 許鵬 通訊員 王亞妮)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