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年來,經開區吃改革飯、走開放路、打創新牌,實現了從西安‘北郊’到‘城北’,再到‘新中心’的歷史跨越。”6月8日,在西安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西安市經開區黨工委副書記張興華在評價西安市經開區發展歷程時如是說。
張興華介紹,近年來,西安經開先后獲批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等10余項國家級“金字招牌”,先后引進了吉利、隆基、華天科技等一批重大產業項目,目前企業主體超過6萬家,汽車、新材料新能源2個千億級產業集群壯大成勢,2020年實現工業總產值3370億元、占全市的近三分之一,是陜西乃至西部地區工業體量最大、發展速度最快、經濟活力最強的區域之一。
西安經開先后引進西門子、ABB、博世等世界500強企業投資項目70余個,外資企業400余家,成為陜西省世界500強企業投資最密集的區域之一。“十三五”期間,實際利用外資年均增長12.7%,外貿進出口總額增長39.24%。經開區184項政務服務事項實現“一網通辦”,自貿區經開功能區累計形成創新發展成果50余項,包括“云稅貸”、“微理通”等4項國家級創新成果,營商軟環境指數在全國經開區中排名前十、西部第一。
張興華說,2020年,西安經開區高新技術企業有510家,較“十三五”初期增長5倍以上;年技術交易額由31.45億元提高到110.37億元;企業參與主導制定修訂國際、國家及行業標準由41件增加到229件,年發明專利申請量由1600件增加到3000件,累計專利申請量超6萬件。同時,建立各類研發機構286家,院士工作站18家,擁有研發人員4萬余人,打造科技型中小企業910家,科技“小巨人”企業169家,初步形成了大、中、小有序銜接的科技企業成長梯隊,成為西部地區最具科技創新潛力的代表性經濟板塊之一。
“十三五”期間,西安經開區累計建設市政道路150余條、300多公里,打通了一批斷頭路,建成一批公園廣場;新增綠地面積165萬平米,全區綠化覆蓋率達51%。全區現有幼兒園、中小學共93所,三甲醫院2所,在建學校12所,紅會醫院、兒童醫院、中心醫院經開院區6月份都已實現項目封頂;統籌推進老舊小區和城中村改造工作,設立16個社區居委會和6個養老服務站。
“西安經開地區生產總值由2015年的571億元提高到2020年的895億元,市場主體由2015年的1.6萬戶增加至2020年的12.3萬戶,綜合發展水平排名全國217個國家級經開區第15位、穩居西部第一。”張興華說。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