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 李榮
近日,文化和旅游部聯合中央宣傳部、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國家發展改革委推出“建黨百年紅色旅游百條精品線路”,其中我省“紅色陜西·圣地延安”“能源陜北·科技西安”“體驗關中民俗·品味陜西味道”三條精品線路入選。
從手機上看到這條新聞消息后,九三學社陜西省委會教育文化委員會委員張師樂感到無比振奮。
“紅色文化資源是中國的寶貴精神財富,每一個紅色旅游景點都是一個生動的課堂,蘊含著豐富的政治智慧和道德滋養。”張師樂說,在中國共產黨建黨百年的關鍵歷史時刻,中央推出百條紅色旅游精品線路,將成為持久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加強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抓手。
2020年11月,省九三學社根據省政協2020年協商工作計劃安排,就“加快推進我省紅色旅游產業高質量發展”議題先后到延安、銅川、渭南開展專題調研,深入了解我省紅色旅游發展情況,探尋當前制約我省紅色旅游產業發展的短板。
省九三學社在調研中發現,雖然我省紅色旅游產業發展已全面起步,也積累了一些可供借鑒的經驗,但仍存在發展方向定位不準、經濟占比不高、管理服務體系不健全、扶持政策不到位等問題。
“目前,我省紅色旅游中紅色培訓、紅色研學占比大,但與教育結合不夠,教育主導作用發揮不足。”作為調研組成員之一,張師樂說,目前我省尚未形成關于紅色旅游集中高效的統一領導機構,紅色旅游產業發展站位不高、規劃滯后,未能很好地與中心工作形成有效銜接。
今年省兩會上,省九三學社提交《關于推進我省紅色旅游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建議》的集體提案,建議各級政府要繼續加大支持力度,把紅色旅游發展納入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相關規劃;充分挖掘紅色旅游景區蘊含的紅色文化內涵,凸顯紅色旅游的教育功能;加強對革命文物和文獻資料的發掘、征集、整理、研究和利用,用文獻檔案展現歷史實事、講好革命故事。
陜西是全國紅色文化旅游資源最富集的省份,具有典型性、唯一性。近年來,我省充分利用紅色旅游資源和優勢,科學規劃,有效投入,重點景區和精品線路建設成效明顯,紅色旅游已成為革命傳統教育大眾化、常態化的新方式,紅色旅游實現健康持續發展。
記者從省文化和旅游廳了解到,我省將認真梳理紅色文化歷史脈絡,結合產品開發狀況及市場認可程度,推出一批精品紅色研學旅游線路;拓展紅色研學外延,依托體現新時代發展成就的科技創新典型、扶貧攻堅典型、生態文明建設典型等,開發新時代紅色精品研學線路;探索創新景區與企事業單位、大中小學校合作,開展紅色夏令營、紅色體驗營、紅色拓展培訓等學習體驗活動。
旅游要發展,人才是關鍵。今年,省文化和旅游廳將扎實推進紅色旅游人才建設,以“四史”學習教育為重點,打造思政+紅色旅游社會實踐體系。實施百名全國紅色旅游五好講解員培養項目,積極參與和舉辦全省紅色故事講解員大賽。推動紅色旅游用人體制機制創新,廣泛運用事業編制、就業崗位、公益崗位等多種形式,組織老干部、老模范、老教師、老黨員、老專家開展義務講解,不斷豐富紅色講解員隊伍結構,建立專業與志愿相結合的紅色旅游講解隊伍。
在開展紅色旅游宣傳活動方面,省文化和旅游廳將圍繞紀念建黨、建國、建軍等重大主題,組織開展紅色旅游主題活動,借助國內外旅游博覽會、文化經貿展等平臺,舉辦紅色旅游節慶活動,加強與國內其他革命紀念地城市之間的合作與交流,共同打造系列研學旅游產品;將紅色文化與藝術相結合,推廣優秀紅色演藝,創新紅色旅游市場宣傳的形式和內容,不斷擴大陜西紅色旅游的影響力。
張師樂表示,陜西要搶抓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契機,深入挖掘紅色教育的深層故事,增強感染力,講好陜西紅色故事;變資源優勢為產業優勢,助推陜西紅色旅游產業高質量發展。
編輯: 孫璐瑩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