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界新聞網訊(實習記者 馬卓) 6月24日,“‘陜’閃紅星耀中國”網絡主題活動采訪團來到了銅川市王益區,看區內最大的老舊小區育才小區如何舊貌換新顏。
走進育才小區就能看見一幢幢黃色樓棟整齊排列、明亮的窗戶、嶄新的塑膠廣場以及智能便捷的電動汽車充電樁,讓人很難相信這是一個建于1994年的老舊小區。
今年65歲的李阿姨告訴記者,她住在這里已經二十余年了。去年開始,經過幾輪的踏勘和設計后,育才小區開始大刀闊斧的改造。如今,小區外立面改造已經基本完成,對于小區的的改造成果,李阿姨和自己的老伙伴們直說“非常滿意”。李阿姨說,老區舊小區改造重修了外墻和樓頂,路也變寬了。“小區比原來干凈多了、漂亮多了,人心情也好,看著也舒心。更重要的是,管道問題也解決了。以前都是鐵管子,屋里老漏水,現在換了新材料的管子,漏水也解決了。”李阿姨樂呵呵道。
據銅川市王益區住建局副局長呂江恒介紹,王益區作為銅川市老市區,因煤而興,先礦后市,因前期城市規劃不到位,基礎設施欠賬多,老舊小區占比高。全區現有老舊小區195個,涉及群眾2.86萬戶,普遍存在“建筑設計落后、房屋年久失修、基礎設施老化、物業管理缺失”等問題,直接影響居民生活質量。
2019年起,王益區把老舊小區改造作為城市更新的重要內容,制定出臺了《王益區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十條措施》,編制了《銅川市王益區城鎮老舊小區改造規劃(2021-2025)》,建立老舊小區改造項目庫,計劃用五年時間,改造195個小區。
在推進老舊小區改造的過程中,王益區堅持從項目策劃包裝階段開始,就充分征求居民的改造需求,充分保障居民在小區改造中的“知情權、參與權、選擇權”,最大限度滿足居民需求。按照“一次改造,長期保持”工作思路,在實施改造的老舊小區同步成立小區業主委員會,選聘專業物業服務企業。同時,積極探索老舊小區智慧化改造,如育才小區已實現了視頻安防監控、智能快遞、智慧門禁、智能沖電樁和空氣質量自動監測等智慧系統全覆蓋,讓老舊小區“硬改造”與物業管理改革“軟服務”互融互促,切實提升小區居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截止目前,王益區共爭取老舊小區改造項目55個,48個已經開工建設,其中7個小區已完成改造,11個小區完成工程量90%以上,城市更新全面提速,人居環境全面提升。
編輯: 孫璐瑩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