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疾控中心發布健康提醒:應注意新冠肺炎、手足口病、流行性乙型腦炎、狂犬病、食源性疾病、洪澇災害及暑期安全。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近期全國仍有本地疫情的發生,陜西省疫情仍以境外輸入為主,境外輸入風險持續存在。目前我省疫情防控形勢總體保持穩定,但仍不能放松警惕,應持續做好常態化防控工作,始終保持良好衛生習慣。
健康提示:
(1)境外(含港澳臺地區)入境和中高風險地區來陜返陜人員,應配合相關部門做好隔離和健康管理工作。
(2)主動接種疫苗,接種疫苗后絕大部分人可以獲得免疫力,從而降低發病、重癥和死亡的風險。
(3)做好個人防護,養成勤洗手、常通風、用公筷、戴口罩、保距離、掩口鼻、常清潔等良好衛生習慣。
(4)農貿市場、食品加工廠、肉聯廠、機場貨運等重點場所工作人員應注意場所通風消毒、健康監測等工作,嚴防帶病上班。
(5)學校、幼托機構應做好重點場所清潔和預防性消毒工作,完善洗手設施,做好對學生及教職工的健康監測,落實晨午檢與因病缺課缺勤追蹤管理制度。
(6)加強個人健康管理。日常要密切留意家人和自己的健康狀況,如果有發熱、乏力、干咳等不適癥狀,盡早到就近醫療機構就診(如有發熱,需前往發熱門診)。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腸道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種兒童常見傳染病,以柯薩奇病毒A16型(Cox A16)和腸道病毒71型(EV71)最為常見,5歲以下兒童多發。患兒和隱性感染者為主要傳染源,密切接觸是其重要的傳播方式,通過接觸被病毒污染的手、毛巾、手絹、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內衣等引起感染,還可通過呼吸道飛沫傳播,飲用或食入被病毒污染的水和食物亦可感染。現已進入我省手足口病發病的主要流行季節(4-7月)。
健康提示:
(1)EV71是更容易導致手足口病例發展為重癥甚至死亡的病毒型別,接種EV71疫苗可有效預防EV71(6月齡-5歲)感染引起的手足口病。
(2)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飯前便后洗手、勤洗澡;不喝生水、吃生冷食物;不與他人共用毛巾或其他個人物品;掌握“七步洗手法”。
(3)每天定時開窗通風換氣,奶瓶、奶嘴及孩子常用的餐具應經常徹底清洗消毒。
(4)盡量少帶孩子去擁擠的公共場所,避免與其他有發熱、出疹的兒童接觸。
(5)留意孩子口腔、手、足、臀部等部位是否有皮疹,一旦發現,應及時到醫療機構就診。
流行性乙型腦炎
流行性乙型腦炎(簡稱乙腦)是由乙型腦炎病毒引起,經蚊蟲叮咬傳播的中樞神經系統急性傳染病。豬是本病的主要傳染源,人對乙腦病毒普遍易感,感染后多數呈隱性感染。乙腦起病急,病變范圍較廣,腦及脊髓均可累及。我省乙腦病例多集中于每年的7~9月,與夏秋季的氣溫、濕度適宜蚊蟲滋生,乙腦的傳播蚊媒密度增加有關。
健康提示:
(1)乙腦疫苗是預防控制乙腦的主要措施,目前國內外應用的乙腦疫苗有滅活疫苗和減毒活疫苗兩種,均可用于8月齡以上的兒童及成人。鑒于當前成人乙腦高發的情況,推薦寶雞、咸陽和延安市農村地區40-74歲人群于乙腦流行季前(7月前)在“知情、自費、自愿”原則下進行1劑次乙腦減毒活疫苗或2劑次乙腦滅活疫苗接種。
(2)應做好防蚊、滅蚊。家居環境中可以使用紗門、紗窗、蚊帳防蚊,室內可使用蚊香、氣霧劑等家庭衛生殺蟲劑驅蚊、滅蚊。
(3)搞好家庭和畜(禽)舍環境衛生。家庭應清掃衛生死角,清除可能蓄積有蚊幼蟲滋生的各種水體,居民家庭花瓶和水養植物至少每星期徹底換水一次,花盆的托盤積水也要及時清理干凈。
(4)外出活動時應避開蚊蟲喜好的陰暗隱蔽環境,穿淺色長袖衣褲,也可在暴露部位涂抹驅蚊劑,防止蚊蟲叮咬。
(5)一旦出現乙腦疑似癥狀,應及早到醫院就診,以免貽誤病情。
狂犬病
夏天是犬傷的高發期,悶熱的天氣容易使犬類動物煩躁、沖動,同時夏季人們穿著單薄,容易被犬只咬傷、抓傷。
健康提示:
(1)科學管理寵物,飼養寵物的家庭應辦理養犬登記證,及時主動給寵物接種疫苗,同時圈養好自己的寵物。(2)在外出遛狗時,應使用犬鏈、嘴套、犬籠等,以便控制犬類的活動范圍和行為,避免犬傷人事件的發生。
(3)避免接觸野生動物和流浪動物,不要挑逗、玩弄貓、狗等動物,不要打擾在進食、睡覺或看護幼崽的狗,不要讓動物舔舐皮膚傷口。
(4)被狗、貓等動物咬傷后應盡快到附近的規范犬傷處置門診處理。
(5)相比之下兒童被咬傷更為危險,被咬的傷口深而嚴重,部位越靠近頭、頸、面、手部越危險,需要特別重視,必須嚴格沖洗傷口、注射免疫球蛋白和選用更高效的疫苗并按程序接種。
食源性疾病
天氣炎熱,食物容易腐敗變質,加之蒼蠅、蟑螂等蚊蟲增多,各種食源性疾病暴也頻繁發生,同時隨著高/中考結束、暑假的來臨,需要注意外出聚餐、游玩增多可能導致的食物中毒風險。
健康提示:
(1)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和生活習慣,飯前便后及接觸臟東西后要洗手。
(2)食堂和家庭采購食品要嚴格把好質量關,切不可為貪便宜而購買變質的禽、蛋、肉和水產品。
(3)注意廚房和飲食衛生,做飯做菜時砧板做到生熟分開;不吃未徹底煮熟的食物,不喝不干凈的生水。外出就餐時,一定要注意選擇正規、衛生條件好的飯店或餐廳。
(4)積極開展愛國衛生運動,加強對糞便、垃圾和污水的衛生管理,發動群眾開展除四害(蒼蠅、蚊子、蟑螂、老鼠)運動。
(5)一旦發現腸道傳染病癥狀者,應及時到醫院就診。
洪澇災害
進入夏季,降水強度增大,易出現洪澇災害,不僅會對民眾出行和生活造成困難,更對傳染病流行創造了有利條件。
健康提示:
(1)出行前也應提前了解氣象和路況信息,惡劣天氣應避免出行,提高個人安全意識,注意交通安全。還應隨時關注短期天氣預報,合理安排夏收夏種工作。
(2)發現暴雨來襲時,應選擇地勢高、牢固的建筑物進行躲避;下雨天行走時要注意井蓋,發現水面有漩渦、突泉時應繞道而行,同時注意車輛行駛安全,控制車速、謹慎變道。
(3)遭受暴雨災害后,要注意:①飲用水衛生。不喝生水,只喝開水或符合衛生標準的瓶裝水、桶裝水;裝水器具必須干凈,并經常倒空清洗。②食品衛生。食物要煮熟煮透,生熟分開,餐具須清潔并消毒后使用,進食前要洗手;不吃淹死或死因不明的禽畜和水產品,不吃霉爛變質或被污水浸泡過的食物等。③環境衛生。及時清理居室周邊雨水、垃圾,減少蚊蟲滋生,同時注意防蚊、滅蠅,做好垃圾、糞便的衛生管理。④手部清潔。不用手,尤其是臟手揉眼睛。個人的毛巾與臉盆應單用。
(4)一旦出現不適,及時到醫院就診。
暑期安全健康提示:
(1)暑假期間,應謹慎出行,自覺遵守交通規則,確保交通安全。
(2)防止溺水,確保游泳安全。不去池塘、水庫、溝、河等情況復雜的自然水體內游泳戲水,應前往有專業救生設施和人員的地方游泳戲水,下水前要做好熱身,避免空腹或飽腹狀態下游泳,家長應全程關注孩子的活動軌跡和狀況,避免發生意外。
(3)防止中暑,出門應做好防護工作,注意遮擋,避免太陽直射。避免長期呆在高溫、高濕的環境中,用空調、風扇等降溫。要少量、多次、充足飲水,并注意補充鹽分和礦物質。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