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許鵬)8月23日,榆林市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榆林市《全面推行林長制實施方案》及工作進展情況。據介紹,榆林市全面推行林長制,力爭到“十四五”末,全市林木覆蓋率達到36.5%,林木蓄積量達到800萬立方米,70%的可治理沙化土地得到治理,沙區植被覆蓋度達到65%以上,草原綜合植被蓋度穩定在60%左右,濕地面積保有量不低于69萬畝。到2035年,基本建成黃土高原生態文明示范區。
推行林長制,主要目的是建立地方黨政領導干部保護發展森林草原等生態資源目標責任制,構建黨政同責、屬地負責、部門協同、源頭治理、全域覆蓋的長效機制,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榆林市《全面推行林長制實施方案》共分總體要求、組織體系、主要任務、工作機制、保障措施五部分。
據了解,榆林地處毛烏素沙地與黃土高原過渡地帶,是全國土地荒漠化和沙化危害嚴重地區、國家防沙治沙綜合試驗示范區,是三北防護林體系建設、退耕還林還草、京津風沙源治理等林草工程建設重點地區和黃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重點地區。新中國成立70多年來,榆林人民堅持“南治土、北治沙、全域治水”,生態建設取得了驕人的成績,1.8萬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面積得到初步治理,年入黃泥沙量由新中國成立初期的5.13億噸減少到2.9億噸,全市860萬畝流沙全部得到固定、半固定,林木覆蓋率提高了30多個百分點。
編輯: 意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