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加速推進航空科技成果轉化,整合區域航空產業優勢資源,日前,西安交通大學國家技術轉移中心與西安航空基地管委會聯合舉辦秦創原·先進復合材料科技成果協同創新對接會,匯聚優質科技成果轉化項目,推動“政產學研”深度合作,不斷激發科技創新活力。
此次對接會以“校企協同創新 兩鏈融合發展”為主題,邀請航空工業第一飛機設計研究院等龍頭企業及西安交通大學、長安大學等高校院所代表齊聚一堂,全面展示各高校、科研院所和企業的最新研發成果,深入探討產業成果轉化的新經驗、新方法、新模式,為科技成果轉化搭建優良合作平臺。
會上,西安交通大學、長安大學、西安航空職業技術學院的5名專家學者圍繞各自研究領域,分別作了題為“先進復合材料自動鋪絲及3D打印工藝與裝備”“碳纖增強熱塑性復材熱沖壓綠色制造”“航空復合材料輕量化抗沖擊吸能結構”“干態不粘碳纖維預浸料制造技術及智能碳纖維復合材料技術開發”“利超速脫—新型航空水基脫漆劑領軍者”的推介報告,圍繞航空先進工藝、復合材料、精密制造等內容,分享了最新前沿科技成果和技術發展方向。
隨后,航空基地轄區陜西黃河新興設備有限公司就企業技術開發實力、產業升級方向、人才隊伍建設等方面情況進行了詳細介紹,并同與會專家和其他企業代表圍繞技術需求和研發方向展開交流討論,尋求合作機遇。“緊抓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的條件機遇,我們希望能夠進一步與高校科研資源對接融合,不斷提高企業競爭實力,為推動航空科研成果轉化作出積極貢獻。”陜西黃河新興設備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
對接會上,陜西黃河新興設備有限公司與西安交通大學機械學院成功簽訂產學研合作協議。西安交通大學技術轉移中心將根據企業技術需求和發展方向,充分發揮西安交通大學豐富的科研、人才等資源優勢,協助企業開發新產品、新工藝,打通科技成果向市場轉化的“最后一公里”,提升企業技術創新水平,加速創新資源融通共享。
一直以來,航空基地堅持以航空科技創新為主攻方向,以“產業園區+創新基金+服務平臺”為支撐,不斷加強優質科技創新資源聚集,賦能航空產業高質量發展。目前,轄區內已擁有不銹鋼智能精密鑄造等市級及以上研發中心25個,航空“硬科技”產品的數量、質量持續攀高,各類高精尖科技產業高速發展。
據了解,為不斷提高企業技術創新能力,航空基地先后引入西安交通大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航空工業一飛院4家技術轉移中心。今年以來,中心先后走訪企業54家,收集需求16項,對接服務50余次,組織召開秦創原先進復合材料協同對接會等活動3場,參與促進科技成果轉化項目23項。通過積極搭建龍頭企業、中小企業、高校與服務機構的交流合作平臺,建立政企校常態化聯絡關系,切實解決企業在技術問題、人員培訓、試驗場地等方面存在的困難,有效推進產業轉型升級。
(西安報業全媒體記者 關穎)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