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日,受西安市政府委托,市農業農村局局長裴靖瑜,在市十六屆人大常委會第四十七次會議上,作了市政府關于我市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工作情況的報告。
報告指出,為了將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今年我市爭取中央和省級財政銜接補助資金1.87億元,安排成果鞏固與有效銜接項目508個。實施設施農業建設、果業提質增效、現代畜牧業發展“三大行動”,累計帶動7.1萬戶貧困群眾致富增收。持續實施消費幫扶,累計建成消費幫扶專館78個、專區120個,整合投放運營專柜3099臺,今年以來扶貧產品總銷售額已達5.98億元。
在加快產業融合發展方面,深入實施“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2021年全市夏糧面積219.92萬畝。加快構建城鄉融合產業體系,周至縣成功獲批國家級陜西秦嶺獼猴桃產業集群建設項目,獲得中央財政資金支持2000萬元;長安區入選2021年省級產業園,獲得省級補助資金1000萬元。前三季度,全市市級以上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經營收入達到530億元,同比增長6%。
為初步形成城鄉人才培養體系,我市利用鄉村振興培訓學院(基地),對村兩委會主任、集體經濟合作社負責人、駐村聯戶干部進行系統培訓,2021年共培訓人員3465人。組織特派員開展技術服務1979場次,示范戶技術培訓37場次,培訓人員超2萬人次。持續開展文明村鎮創建,截至目前,我市有全國、省級、市級、區級文明村鎮 806個,市域內行政村農家書屋實現全覆蓋,引導農村干部群眾遏制陳規陋習,樹立文明新風。
我市還召開農作物秸稈機械化綜合利用現場會,配合實施農藥化肥減量增效、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等系列行動,全力推進農業面源污染防治。持續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全市1927個村全部實現“一肩挑”,組織干部下沉一線,帶動農村黨組織和黨員在鄉村振興上當先鋒、作表率。
為推動村集體經濟發展,2020年,我市率先在全省完成清產核資任務,全市共清查出農村集體經營性資產142.9億元,非經營性資產348.37億元。西安市農村產權交易平臺累計發布各類農村產權流轉信息20.7萬條,成交6.8萬筆,成交金額 16.39億元。2021年全市新增土地流轉備案面積達到1.05萬畝以上。市農業農村局聯合秦農銀行、郵儲銀行舉辦了全市深化農村“三變”改革項目集中簽約活動,簽約24個項目,金額8.48億元,涉及25個村集體,帶動14457名農民增收,有效推動了“三變”改革成果轉化落地。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